元代,不仅对戏剧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绘画的意义也非常巨大。
如那幅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特殊的《富春山居图》。
001 收藏过程曲折离奇
有当成祭品焚烧又万幸地被抢出来因而一分两半的惊险,有赝品被乾隆皇帝悉心供奉并题词,真品在库房沉睡的荒诞,还有被从未看过此画的画家一眼看中、头发剪了一半就跑回家取钱来收的机缘,而此画现在还分别在台北和杭州收藏。
现在看起来,凡是和《富春山居图》有关的人,都有点儿疯疯癫癫。
002 作品的神秘力量
并不是一切优秀作品都能引发数百年的痴狂。
如宋代就设立了宫廷画院,称为“翰林图画院”,由宋徽宗赵佶亲自建制并不断完善。宫廷画院里也出现过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是很奇怪,没有一件能够像《富春山居图》那样引起人们的痴狂。
宋朝灭亡后,宫廷画院当然也不存在了,南方的汉族画家被贬斥到了社会最底层。但是,正是在远离官方、远离财富、远离地位、远离人群、远离关注的困境中,《富春山居图》出现了。
它一出现,人们立刻明白,宋朝宫廷画院所提供的一切优渥条件,大半是艺术创作的障碍。
那宫廷画院的作品缺少的是什么呢?缺少的是独立的自我、生命的私语、生态的纯净、精神的舒展、笔墨的洒脱。正是多了这一点点,便产生了魔力。
003 作者黄公望
他是彻底个人化的艺术家,无帮无派,难于归类,因此也比他身后的“吴门画派”、“扬州八怪”重要。一个黄公望,足以鸟瞰中国美术史的前前后后了。
黄公望是一个籍贯不清、姓氏不明、职场平庸、又入狱多年的人。出狱之后,他也没有找到像样的职业,卖卜为生,过着草野平民的日子。
忧思、侠气、博学、贫困、好酒。在当时能看到他的人们眼中,这个贫困的酒徒似乎还有点儿精神病。
晚年他回到老家常熟住,被乡亲们记住了他奇怪的生活方式。例如,他每天要打一瓦瓶酒,仰卧在湖边石梁上,看着对面的青山一口口喝。喝完,就把瓦瓶丢在一边。时间一长,日积月累,堆起高高一坨。还有流传的月夜划船(在船后用一根绳拖着酒瓶在水里,酒瓶有时不见了就大笑不已)到“齐女墓”附近喝的故事。
黄公望就这样活了很久,到八十五岁去世,传说那天他跟客人开了个玩笑,借着一场浓雾离开了。
004 真正的里程碑
当我们了解了他的大致生平,也就更能读懂这幅画了。
人间的一切都洗净了,只剩下了自然山水。对于自然山水的险峻、奇峭、繁叠也都洗净了,只剩下平顺、寻常、简洁。但是,对于这么干净的自然山水,也不尚写实,而是开掘笔墨本身的独立功能,只让笔墨自足自为 、无所不能。
在黄公望手上,山水画成了文人画的代表,并引来了文人画,又引领了整个画坛。
005 里程碑的悲哀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人意气”,延续最好的莫过于明代的“吴门画派”,但仔细一看,虽然回荡着书卷气,但里面的气质却变了。元人重“骨气”,吴门重“才气”,低了好几个等级。
再如清代“四僧”的杰出代表八大山人朱耸,就多多少少误读了黄公望。他把黄公望看作了自己,以为在山水画中也寄托着遗世之愿、亡国之恨,显然,黄公望并没有这种政治意识。政治意识对艺术来说,是一种“似高实低”的东西,朱耸看低了黄公望。
由此可知,即便在后代相同派别的杰出画家中,黄公望也是孤立的。孤立地标志在历史上,那就是里程碑。
联想:黄公望借雾离开跟老子出关不知所踪有点儿像啊。
20200531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049孤立的里程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