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育儿这个话题,似乎很容易把我们带到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中,就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去教养孩子?哪些方法,针对孩子发展的哪个阶段,出现的哪类问题更有效?我们似乎特别容易忽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不是孤立的一个人,他是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有共性的,比如说对赞赏的需要,对尊重的需要。但也有个性的部分,就是爸爸妈妈是如何回应他的?家庭中的氛围是什么样的?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和父母平等地对话吗?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吗?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或各种表现有什么偏好或禁忌吗?比如我们会鼓励他们去冒险,还是禁止他们去冒险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个性,甚至可以说是孩子个性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我们今天先从家庭的角度入手,因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型系统,孩子作为系统中的一员,他的状态和表现一定是深受其他成员影响的,或者说是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形成了现在的状态。举个例子,我们有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是耍赖起腻,在爸爸面前是谨小慎微,在爷爷奶奶面前却是为所欲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客体,也就是妈妈,爸爸,以及爷爷奶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运用的方式不同,孩子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于是他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每个人相处。有时,我们形容孩子是“看人下菜碟”,但这其实也说明,孩子是非常智能和聪明的,他会根据不同人对他的回应方式选择与其相处的方式。因此,我们不能说,孩子的表现只和他自己有关,我们每个在家庭系统中的人,都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那我们的教养方式和教养环境的不同,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又有哪些教养方式呢?经由不同的标准,我们对教养方式的分类会产生差异,我们经常见到的有权威型、溺爱型、苛责型、唠叨型等等。今天我将从孩子如何感受的角度,谈谈对教养方式的分类。我们先从一个提问开始。
比如,今天你到幼儿园去接孩子,老师告诉你,你的孩子又打架了,把另一个小朋友的脸都抓花了,希望你能好好处理一下这件事,你会如何与孩子沟通这个问题呢?
有一类朋友,会使用这样的语言:“怎么又和别人打架了呢?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有什么问题和老师说,或者回家来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再去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打架是不对的,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打架,你还把人家的脸抓化了,要是把别人打坏了怎么办呢?打架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下次千万别再打架了,记住了么?”
用这样方式与孩子沟通的父母,我们称之为“讲道理的父母”。他们的表现是,遇到事情,道理第一,而从不去关注或照拂孩子的情感世界。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处理,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些标准和规则中,那他们的方式就是和孩子讲道理,把孩子规劝到这条道理之路上来。
讲道理的父母通常会忽视孩子的情感。
他们很少会注意到孩子有什么样的情感需要,而从不去回应情感的部分。在他们看来,对不对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与错的标准也通常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打架是不对的。”这句话对于这类父母来说可能就是金科玉律,他们很少会考虑这句话是否有不成立的场合?比如说如果我受到了人身侵犯或人身攻击,如果我遭遇到不法分子,打架还是不对的吗?这种情况下,打架是必须,因为那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措施。
但是这样的思考过程却很少出现在讲道理父母的脑海中。有位家长朋友,觉得自己女儿的个性太过固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很僵。在一次与心理专家的交流中,专家告诉他:“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位男子有过分的要求时,你是否希望你的女儿固执一点?”这位朋友恍然大悟,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能够根据实际情形灵活调整才是重点。但讲道理的父母通常会比较坚持己见,而偏向按自己的道理或喜好来要求孩子。
那么,这类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非常显著的表现就是,孩子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回应,内在感受空虚,寂寞,同时自己的价值感不高,也缺乏由内而外的自信。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身心的发展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联结的基础,而不是道理。道理是在工作中用的,是在职场中用的,在家庭中,道理是需要让位于情感的。我们经常把这个关系搞反了。前几天,我还看到一篇文章,名字是《不要把公司当家》,可见,在当下有太多的人,在工作上寄予了不恰当的情感需要,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本应在家庭中获得的这份情感需要没有被满足,而这份需要不会就此掩埋,它会一直留存在一个人的心里,等待着再度被满足。
缺乏情感回应而长大的孩子,会一直找那个能够给予他情感回应的对象。这个对象可能是伴侣,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宠物,可能是爱好,也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他会希望这些对象来照拂自己的情感需要,不要伤害自己。
说到这里,我们有没有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缺乏情感回应而长大的小孩子呢?讲道理同时忽视情感联结的父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是那个缺乏情感回应的小孩,因此他们并没有学会如何回应自己孩子的情感需要。如此看来,这些朋友只是在延续自己父母教养自己的方式,来教养自己的孩子。看,我们的家庭系统就是这样被一代代传承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些偏向讲道理,或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那我们此刻就可以觉察一下。即便真的是这样,我们也无须过于责怪自己,或责怪我们的父母,从此刻开始调整,让感性回归,逐步平衡感性与理性兼有的教养方式。
第二类,你要听我的,过度控制型父母。因为我是长辈,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你什么都不懂,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我只能控制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我的生活不能失控,所以你要听我的。上述这些可能都是控制型父母,在意识上或潜意识中控制孩子的理由。
控制型父母在现在社会很常见,这与我们快速的社会发展环境相关。因为在人类心理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始终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精神寄托。大家是否看过电影《阿凡达》,在潘多拉星球上居住的土著人,他们有一个精神母体——艾娃——一棵巨大的树。这棵树就是他们心理安全、稳定的精神寄托。而我们当代快速的生活节奏,让安全、稳定成为了奢侈,缺乏了安全稳定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开始向外控制,能够拥有这种掌控感是很重要的。不能够控制,会让人感觉焦虑、烦躁,坐立不安。
那么,控制型的父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影响呢?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在不能逃离时身心痛苦,能够逃离时头也不回。另一种是孩子彻底被控制,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可能,永远做父母的孩子。
第一种孩子长大后的表现是早早离家,不太想靠近父母。由于早年被父母控制,潜意识中积压了很多愤怒,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提倡孝顺,所以我们的孩子对父母表达愤怒是要承受很大的内疚感的,他们一定会选择千万次地压抑,这使得他们学会过度地压抑自己,同时生活也变得无精打采,毫无生机。也可能由于父母的过度控制,导致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和主见,在成长中并没有学会自我管理。
第二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一直生活在父母周围,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他们可能会受困于现有的生活圈子,不再向外寻求发展,而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他们会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或者说是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就是前者的情况。他的妈妈拼命地想控制他,他就拼命地想逃离。据他所说,他每次给他妈妈打电话都是硬着头皮打的,打完电话就好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似的。这种经历也使他对掌控的需求特别强烈。在他与朋友一起创业的过程中,多次因为“权力”和“掌控”这个部分与人发生争执,也耽误了他很多次事业发展的机会。直到他发现,自己对权力的过度渴望来自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过度控制,他才逐渐打开心结,以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角度去发展合作伙伴,如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自己的方式不是控制而是管教,或者说对于控制的尺度不好拿捏,那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里有两个标准。首先,先要看孩子的年龄阶段,二要看是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是要依据这两个条而灵活调整。如果你的孩子很小,他做的事情又有危险性,那自然必须去控制。如果他已经4、5岁了,而他想和幼儿园哪个小朋友交朋友,或者他受到委屈了就会想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没有以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情绪感受为先,而是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他该和谁交朋友,不该和谁交朋友,或者男孩子不能哭。那么这样的情况,就偏于控制了。其实是在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去表达情绪情感,而并非是孩子的主观意愿。
所以“控制的度”是要根据具体的事情,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的。最重要的是灵活,能够分清哪些事必须控制,哪些事需要放手。我的建议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不控制;与他相关的事,适度管教;危险的事,务必控制。
接下来要讲到的第三种方式就是情绪波动大的父母。与第一种忽视情感的教养方式不同,这一类父母的情绪起伏很大,而由于情绪起伏而导致对孩子教养的标准和结果经常发生改变,或者是标准是根据心情而定的。
本来和孩子约定好了每天只能吃一颗糖,结果今天妈妈心情好,孩子多吃几颗也无妨;但今天因为工作不顺,心情不好,那就一颗都没有,甚至还会在孩子要糖的时候来上几句:“整天就知道吃糖,都吃多少糖了!”
我们去设想一下那个小孩子是什么感受?很无辜是不是?每天吃一颗糖是约定好的,妈妈工作不顺心情不好,关孩子什么事,孩子就这样被剥夺了吃糖的权利,还被说了几句。我想,这个孩子心中一定充满着说不出的委屈滋味。
面对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孩子会如何应对?一肚子的无辜委屈是必然的。同时,他们可能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自己不配得到的这种低价值感。或者是他们早早明白了看脸色行事,而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
妈妈开心了,我的好处就大。妈妈不开心,我就要受苦。这是这类孩子形成的互动模式。那么,如何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呢?讨好妈妈呗,哄妈妈开心呗,这样我自己才能没有危险。而孩子自己的感受呢?似乎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讨好型人格的特点。
同时,由于幼年时和妈妈形成的这种互动关系,会让孩子在成年后继续沿用这种方式,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讨好每一个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人,比如伴侣,比如单位领导,比如客户,比如其他权威人士。但由于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或者说自己光忙着讨好别人了,自己也需要被讨好啊,于是这种带着强烈需求而产生的愤怒就会流向比他更为弱势的群体,比如他的孩子。
我的一个来访者,女性。她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在外面人人称赞,单位领导欣赏她,周围朋友夸赞她,连邻居都说她是个热心肠。就是这样一个在外面被人人称赞的母亲,在家里却会虐打自己的女儿,造成了女儿严重的心理创伤。
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平衡是很有道理的。一个长期讨好别人的人,其内在一定也有巨大的缺失需要弥补,此时她的女儿应运而生,弥补了她需要“被讨好”的严重缺失。
那么最后一类,就是要求孩子“更快更高更强”的父母,我把他们称为“奥运父母”。意思就是对孩子的要求比较苛刻,只接纳孩子进步,不接纳孩子原地踏步或退步。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前进挡,停车挡和倒挡都是不允许的。
我这样一说出来,大家可能也会觉得这种要求是不现实的,一辆车怎么能只有前进挡,没有停车和倒挡呢!道理放在车上,大家都明白,可用在孩子身上,就看不那么清楚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关心则乱”吧。
有的爸爸妈妈看不得孩子休息,看不得孩子懒惰,看不得孩子放松,看不得孩子玩游戏,看不得孩子负能量,看不得孩子情绪低落,看不得孩子成绩退步,这些都是“奥运父母”的表现。
我们可以仔细去想一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能前进不能退步似乎成为了我们全人类的需要。经济要连年增长,工资最好也是年年长,股票也是涨了就高兴,跌了就痛苦,房子也希望越住越大。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要提出疑问了。当然我们是这样希望的,谁不是这样希望呢?难倒股票跌了,我们反而应该高兴么?
我们会追逐好的,这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们的共性,是我们得以进步的动力。但是,一旦我们只能接纳好的,而对于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就极力排斥或坚决杜绝,而又在用这个态度来对待孩子,那么问题可能就来了。
每个人都渴望被无条件地接纳,我们有时甚至会有一种冲动,那就是无论我变成多坏,这个世界上也仍然有人爱着我。这种无条件接纳地爱能够激发一个人最大的向上的潜能,去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他不怕摔倒地上,因为即便被摔在地上,仍然有一份不挑剔的爱承载着他。
但如果相反,我们给予孩子的,是孩子表现出我需要的向上的能量,我就接纳,我就爱你。那孩子的成长之路一定会背负着巨大的焦虑和恐惧。他怕自己不如妈妈的意而不被妈妈爱,他会竭尽所能地向上攀登,但却缺乏攀登的坚实基础,可能最后成功了,但他会觉得心中空无一物,不知如此努力,为的是什么。社会上我们见到的那些并不快乐的成功人士,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由此,我们看到了“讲道理而忽视情感的父母”,“极度控制的父母”,“情绪波动大的父母”和“不接纳孩子全部,只接纳他们积极向上部分的父母”,这四种教养方式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个性成长的影响。
如果想获得更深的感受,我们可以先把自己当成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父母是哪种教养方式?对自己的成长中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对待他们的教养方式有什么感受?这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教养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