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啜一盏春之极鲜

作者: 秦巴汉275e5477c13f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06:41 被阅读0次

原创:秦巴汉

人在草木中。喝一壶春茶,让我们放下纷纷扰扰,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和解。

一,清明,感知春光

不饮龙井,怎知春光已至!雨如烟,桥如画,青墙黛瓦,水墨江南,浑然天成,雅致如你。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二,淡雅,清新入魂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下,位处山水之地的茶园与混浊人气隔绝开,弥漫着缕缕茶香,静谧自得。

在一尘不染的茶的面前,鲜衣怒马,富贵奢华,海鲜鲍鱼,熊掌鹿尾,牛羊鸡豕,都显得俗不可耐。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三,制茶,匠心传承

春风吹拂嫩芽,龙井抽了新芽。这新芽,鲜嫩欲滴,青黄入眼,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植物在春天的独特清新!

采茶时机很微妙,采的早了,内涵和营养不够;采的晚了,芽叶张开,品质便会下降。狮峰人的龙井,芽叶更鲜嫩,内涵更丰富,味道更鲜醇。

初展的一芽二叶,片片均匀,清新入魂。

所有采摘好的鲜茶,立刻送到山脚下铺开晾干。然后开始摊放、杀青、回潮、辉锅,而后再由人工精选。

俗话说:“好龙井,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

一道好茶,关键还是在于手艺人。师傅沿袭祖上“正人、正源、正茶”的祖训,恪守西湖龙井百年的传统手工炒制工艺。虽每年的产量少,但都是手工做出的特级好茶。

在杀青时,锅温可高达200℃,抖、搭、压等手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真正西湖龙井,每年的产量只有20万斤左右,每人买二两茶的话,也只够100万人尝鲜。

但是每年的销量却是上千万斤。

早春的狮峰龙井,产量少,尤其是明前茶,寻常市场很难买到真货。

四,品茶,口舌生香

明前茶首,当数龙井!乾隆四次为之提诗,胡适在美国也曾念想。新做好的龙井,挺拔削尖、扁平光滑,芽峰显露、匀整厚实,滋味尤美。

人间至味是清欢。80℃-85℃的热水冲泡,才是至味。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

沁人心脾的茶汤,清澈、明亮见底。

带着春日的料峭,稍显高冷,却艳压群芳。每一缕茶香都喷薄而出,从舌尖滋润整个口腔,香甜醇滑,口舌生香。

香气浓郁芬芳,汤色翠绿明亮,品茗者赞叹:西湖明前龙井,此茶只应天上有!

每到春天,喝上一壶鲜掉眉毛的明前龙井,在叶片的翩翩起舞中赏江南十里春风,才不枉过这一生。

相关文章

  • 日常

    晨起街边散步 午后啜一盏茶 日暮翻书饮酒 夜里想你作乐

  • 一片茶叶的春恋~明前烘青

    春天来了 茶山最早知道 茶树的嫩芽 每一片都饱含春的味道 明前茶,鲜如玉 经历冬天的休眠 茶香悠悠、回甘醇厚 每一...

  • 2021-03-15

    常言道:明前茶贵如金。阳春3月采茶忙,春茶季到来,茶农最忙季 01.春茶、夏茶、秋茶、明前茶: 按季节来划分有:春...

  • 啜茶

    百尺危楼哪摘星,树犹如此各枯荣。 书归架上人空懒,云过檐头草自青。 落日肯随疏影去,残茶何与断鸿醒。 十年斟酌好兄...

  • 聊聊春茶上市那点事儿

    春天来了 新的味道 茶 最绕不开的是新 常言道 酒饮陈 茶饮新 明前 雨前各家争艳 夺鲜之首 是不是越鲜越好 越早...

  • 【006 欲拒还迎 白毫银针 在云上】侍香金童

    白毫银针,嫩杪挼春味。 薄覆晨霜茸密被。 蘋沫痴顽唇齿内。 欲拒还迎,啜罢当醉。 醉持茶一盏,倚栏无所慰。 在云上...

  • 重阳应景

    啜一口过季的明前茶, 未及细作品味, 晚秋的浓霜给枯黄草甸披了银装。 生活亦步亦趋, 我努力的追赶, 在时间的天平...

  • 明前茶

    在北方,这个时节 风已不那么往骨头里钻了 我的老寒腿也少了些许酸痛 院里的雪,躲进柴房的角落里 邻家的鸡鸭在阳光里...

  • 《明前茶》

    一声惊蛰万木发, 夜雨催生枝头花。 满目春光无尽处, 低头尽思明前茶。

  • 明前茶

    明前茶 汪常 一 母亲并不说话,盯着桌子上的簸箕,渐渐打起了瞌睡。 一个冷颤醒来,好似睡了几个小时。她摸了摸口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前茶,啜一盏春之极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wl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