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得到每天听本书的解读整理。
本书核心内容
一、影响我们时间利用的三个原因
二、怎样实现大脑的有效运转
三、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一、影响我们时间利用的三个原因
虽然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人与人之间利用时间的程度可以说天差地别。关键就在于暗时间,意思是别人脑子不转的时候他在转。
虽然我们的大脑很厉害,但是不见得一定能有效的运转。有几个影响我们有效利用时间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理智常常无法战胜情感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两部分,理智大脑和情感大脑,前者常常无法战胜后者。
比如张家界的玻璃栈道,理智告诉我们栈道很坚固很安全,但情感却让我们非常害怕。
再比如明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干,只有少数人能马上去做,大部分人却很可能会拖延一下。这也是情感战胜了理智的例子。
第二个因素是切换状态的时间
我们去工作是需要进入状态的时间的。比如工作一小时,刷了10分钟朋友圈,重新回到工作状态可能还需要10分钟,这就浪费了20分钟。
同样一份工作,有的人能保持长时间专注,有的人就经常需要干点别的缓和一下,后者可能浪费了很多暗时间。
第三个因素是偏见
比如工作不想做了,脑袋里立马蹦出想法说需要休息,或者肚子饿了干不了活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是大脑在骗你。
这其实是经过一定时间工作后,情感大脑重新占据了上风。
二、怎样实现大脑的有效运转
方法一:给自己的任务设一个进度条
相比学英语,电脑游戏为什么能吸引人呢?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即时满足感。
游戏的画面效果能给我们直接的反馈,每一小步都有小目标完成,大的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最终BOSS目标。
而学英语就比较枯燥,而且效果要长时间才能显现。
所以要仿照游戏的方式,给自己的工作定小目标,设置进度条。
方法二:减少任务切换
化学家门捷列夫睡梦里还想着元素周期表怎么编制,有一天在梦里还真的突然有了灵感。
我们需要处理问题的时候,长时间的专注可以让大脑兴奋,解决问题会快得多。
方法三:减少切换状态的预热阶段
不切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想一些辅助办法帮助减少状态切换时间,方法是借助环境和位置。
比如把写作的构思写在桌子上,再比如把要用的东西放在身边。
方法四:自己动手坚持下去
对于学英语这样的没有直接作用的事情,或者面对复杂的情况头疼的时候,要坚持做下去。
比如有的人读书慢,最关键的原因可能就是读的太少。
方法五:把想法写下来
无论是一闪而过的灵感,还是读书时遇到的重点,都可以随手记下来。
进一步的,根据灵感去记录自己的延伸思考,相当于自己和自己讨论,这时可以更深的激发灵感。
再进一步,把自己系统的思考,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甚至发表。比如写博客、写公众号、发表论文等,都是让自己把问题搞透的好办法。至少,也可以写个读书笔记。
三、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人的执行、知识、经验三方面的组合。每个人的组合都不同。
四个具体的知识组合领域
第一是专业领域技能。要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
第二是跨领域的技能。组合起来甚至比单独一个领域的专业技能更有用。而且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小。
第三是学习能力。持续学习,面对一个新领域的快速学习。
第四是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好奇心等。
感悟
1、做事要有目标感
我经历过一些任务紧张的时刻,那个时候目标高度明确,精神高度集中,做事的效率至少是平时的三倍。
很多小的事情,比如自己每天学会英语,每天读点书这类的事情,为什么很不容易坚持下去?
因为缺乏明确的能让自己产生动力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学习游戏中的即时反馈,给自己设置大大小小的目标,完成了有适当的奖励,心理上的也好,生理上的也行。
有了目标,最好明确到各个阶段所要执行的行动上,也就是行动的规划。当我们不再需要到了deadline匆匆忙忙加班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应对自己的生活和享受生活了。
2、想法要落实在文字上
有了灵感要记下来,读书可以写笔记,有了完整的思考就写成完整的文章。
以前总觉得写东西费时间,也懒得写。后来发现,仅仅是读和想,那是初步的理解;记笔记整理要点和感悟,能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写成文章,那就是更好的理解了。
我们的大脑很懒的,写东西能帮助大脑增强记忆,促进思考,可以说写作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