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 岑参
鸡呜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①。
金阙② 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风凰池上客,
阳春③一曲和皆难。
【注释】
①阑——一般指“将尽”的意思,如“夜深”常说成“夜阑”。此处说已到暮春时节。
②金阙——金阙、玉阙都指皇宫,朝廷。阙指朝堂前的楼房,人臣到此待朝,想自己的短缺之处,故曰阙。
③阳春——《阳春白雪》为古代的高级乐曲,事见《楚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开头唱“下里巴人”之歌,和者几千人,唱《阳阿薤露》,和的人就只有几百人了,到了唱《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和的人就只有几个人了。比喻贾至的诗格调很高,难以唱和。
【讲析】
岑参,南阳人,唐代天宝年间进士,曾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他写的边塞诗雄奇壮健,后为嘉州刺史,死於蜀。杜甫称之为“识度清远,议论雅正”。商璠云: “参诗语奇体峻,意亦新远,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可谓逸矣。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颇称幽致也”。这一首诗则又雍容和平。
这首诗,人皆称许其“花迎剑佩”一联。这一联之所以好,在于意深而不露刻画的痕迹,语浑成而不浮泛肤浅。花解迎人为一层。人则是剑珮铿锵,步履有节,行止有容,尽都是峨冠博带的大人物,为第二层。花迎之时,是在天上残月已隐,启明星刚下之时;曙色朦胧,朝臣济济于花丛中,为第三层。下句杨柳、旌旗、晨露、又为三层,柳排旌旗,翠飘红卷,着一“露”字,更见精神,似皇家雨露润育之得永不于涸。两句话有六层意思,对偶工整,语气自然不显露刻痕迹,而对封建帝王的威仪庄严、臣仆的感恩戴德,俱出当时人的内心,故能于严肃中见雍睦的气氛,似乎皇帝也并不可怕。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取材命意又自不同,对皇帝的歌颂偏于政治成绩,表现在“莺啭皇州春色阑”这一诗句上。诗人把李唐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描绘成莺歌燕舞的升平盛世,然后掉转笔锋说朝政的清明。这和专写宫中春晓的景物不同,对贾至不写他的政治地位,而侧重赞扬他的《早朝大明宫》这一诗篇,虽然也同样提到凤凰池,但那是陪衬笔墨。其所以选材不同,在于诗人的歌颂点不在于皇帝本人与中书舍人的爵位,而在于“政治好,人臣有才于”,所以才能别开生面,不拾人牙慧。
这类诗,无例外地是粉饰太平,歌颂封建帝王的,因此对杜甫的“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有人解为“旌旗”喻号令。“日暖” ,喻明时, “龙蛇” ,喻君臣,言号令当明时,君所出臣已奉行也。“宫殿”,喻朝廷; “微风”喻政教; “燕雀”喻小人(过去的人对老百姓的诬蔑) ,“言朝廷政教才出,而小人向化各得其所也。”上面我们分析这两句时没有采取这种机械的硬比,但总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这几首诗里我们也可学得一点东西,那就是创作怎样才能去陈言,不致屋下架屋。这四首诗同一题材,然而各有千秋,故古人评为“四首皆佳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