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说茶

作者: 三丁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08:19 被阅读0次

          古灯,淡茶,黄卷,烟气氤氲中,看叶片舒展浮沉,由嫩绿而渐黄,浓淡香气变化中,正如一幅人生画卷,道不尽的百般滋味。不免动意,说说茶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有着悠久的饮茶史,也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文脉长兴,绵绵不断,与青铜文化、陶瓷文化、玉文化等传统文化精粹相比,茶文化更有着传承不绝,源远流长,泽被大众的鲜明特征,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的文化基因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可以说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得到茶香。

            据《神农木草》所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史前神农氏发现茶,茶成为植物性食材、药材,并逐步加以改进利用,己逾五千年。《尔雅》"槚,苦荼"是可查人类对茶的最早记载。历经几千年的实践,至秦汉时期茶作为食、药、祭品,已通行大江南北,边塞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渐开始接触茶叶,成为较为普遍的日用之物,也成为国家重要税源经济作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思想文化更加活跃,茶与儒、释、道、玄学诸家思想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茶事开始与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茶文化开始萌芽。隋唐宋时期,中华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昌盛,对茶的认识更加深入,不断升华,普遍饮茶成为社会风尚,茶文化初步形成,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茶文化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中国茶道精神开始成型。宋代茶业发展已成规模,龙凤团茶为皇家贡茶,采制品饮精致复杂,茶农苦不堪言。还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民间斗茶之风兴起,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特有基因开散开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茶农苦于制茶劳作,生活日益艰辛,遂行新法,改进制茶工法,出现了炒青、烘青等新的制茶工艺,茶的饮用方式亦改成“撮泡法”。在减轻茶农劳苦的同时,生产效率、储存运输条件极大提升,提高了茶的产量,茶的品类、品种不断丰富,在继承和发扬古茶的同时,工艺改进,名茶倍出。此后数百年,茶不仅成为具有文化象征的饮品和生活方式,也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

          知茶,制茶,食茶,用茶不断发展,“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茶不仅成为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更是被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升华为一种极富象征意义的雅事,茶文化日渐兴盛。"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载体。由此,他们也赋予了茶更多的象征意义,以茶会友发思者有之,寄情抒怀者有之,附弄风雅、吟诗作赋者更是比肩叠踵。此中盛况可从“茶名”中略窥一斑。

          所谓好茶配好名。传统茶名蕴含了产地、茶形、工艺、色泽、口味等诸多信息,可闻名识茶,大多通俗易记。爱茶的文人雅士品茶发思,又给茶赋予了很多雅称,采用比喻、形容、拟人化等方法托物寓意,意蕴悠长,品茶时,美味、美名、美器意境相融,直达胸臆,乃生悠悠禅意。为今人留下众多逸事雅闻。

          曰,云华、碧霞。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江南多山,云雾弥漫之处多生好茶,雨水丰沛,常年既有云雾缭绕,又不失充足日照,不被污浊,故为上品。如庐山云雾茶、峨眉竹叶青等。“华”指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称之为“云华”。晚唐文学家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一诗有云:“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碧霞、云华,都是极富想象,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喻,“云华”也是云朵的别称,把好茶视为世所罕见,像天上才有的东西,令人无限向往!

          曰,不夜侯。“不夜侯”乃茶的雅号,是对茶的拟人的戏称,也是对茶特性的拟人化生动说明。西晋文人张华《博物志》就说:“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把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寐,生动表达出来。称其“不夜侯”,侯是五等爵位第二等,以侯为茶名,也可视为古人对茶的尊称,。

            曰,余甘氏,也是对茶的另一种拟人爱称。茶水饮之甘甜可口,喝完更是唇齿留香,余味缠绵,故得此称。“余甘氏”的典故出自宋·李郛的《纬文琐语》:“世称橄榄为馀甘子,亦称茶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余甘氏之名,表达了古人视茶为生活伴侣、知己,一日不可或缺的喜爱之情,使人听来回味无穷,。

          曰,苦口师。同是对茶的拟人敬称。茶品不同,滋味各异,泡一杯浓茶,轻轻啜一口,微微苦涩盈满口腔,而细啜便觉苦尽甘来,入心、醒神,如同人生滋味,发人深思,茶如人生之师,一杯茶能品出哲理来,心生道在其味的感慨,故称苦口师,堪称妙喻

          曰,瑞草魁。茶的美称。瑞草为香草,吉祥之草。称茶为瑞草之首,尤胜灵芝蓂荚,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极言茶之佳美,也表达了追求高洁,馨香纯洁的文人品格。

          曰,清风使。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清风使,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茶香伴随着习习春风,作为春已来,万物生发,光景美好的信使来到我们面前,滋润心腑,滋养情怀,是一件多么美好得事情。

          曰,先春。茶的异名;犹早春;子夜歌。出自《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也指早茶的意思,经过一个冬天休眠孕育,先春而发,新长出的嫩芽,虽幼嫩而富有生命力。把春天最鲜甜的滋味送给等了那么久的爱茶之人,这是何等美妙的感觉。

          曰,清友。茶的雅称,古人认为茶之于茶人而言,如同挚友一般,清新不俗。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有语:“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君子之交,犹如一杯清茶,平和内敛,纯净而又馨香宜人,放下世俗,忘记功利,不争不辩,人生难得一清友。

            曰,愁草。唐朝的温庭筠曾在《西陵道士茶歌》中写道: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诗人在这里将“愁草”喻为茶叶,茶叶因时因景或因作者心境而产生了不同的名称,实为有趣。从茶清甜,馨香中,又看到了人生浮沉,由盛而衰的自然规律,不禁心生愁绪,是诗人顿悟之后的感慨。

          曰,涤烦子,顾名思义就是洗去内心的烦忧。赋予了茶一些禅意。唐代《唐国史补》中有记载:“常鲁公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唐代施肩吾写诗赞咏:“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从一杯茶中,看到人生境地,顿悟生命真谛,心胸豁然开朗,而达道的感悟,从而洗去烦恼,这是茶赋予我们的又一种人生体验。

          摩诘居士有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中悟道,以茶待友叙情,心意悠然,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跃然笔端。可见一杯茶品的是人生百味,一个茶字更是写出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独特意蕴。

    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月说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b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