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桃花源

作者: 朵澐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0:41 被阅读98次

朵渔

心向桃花源

        去桃花源,是个下午。那时,太阳正和兴奋的游人一样,毫无倦意,亮晃晃的,直射人眼。幸好有些东西它是穿透不了的,比如我眼前的溶洞,再比如人内心的隐秘。

        我们到达的桃花源位于重庆酉阳。一路上,不断有人问到:“这里真是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么?”此地,还真有《桃花源记》中的特质:山洞、溪流、芳草、落英……

        陶渊明笔下通向桃花源的路,是一条清澈的溪流。溪中,渔人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纵情高歌,黑棕色的半圆船篷随他手臂的划动缓缓驶入洞中。而我们要走进桃花源则需要穿过一条窄长的人工打造而成的溶洞,洞中最多并排两人行走。午后的艳阳已被拒绝在山洞之外,洞里时时飘来凉风,处处冒着湿气,洞中之景并不奇见,偶尔能听见脚下有溪流的声响。很快,凉意扑面而来,没带衣服的游人只得双臂紧抱,哆嗦着双唇一个劲地埋怨导游没提醒她。孩子们试探山洞的尖叫声猛烈撞击在洞壁上,又被洞壁反弹回来,弹得很远,仿佛清晨空旷的山野里传来渺远的布谷鸟的叫声,将我内心的静谧抖落得满地都是。

心向桃花源

        穿过溶洞,阳光已不再刺眼,渐渐稀薄起来。石板路上偶尔能见各色花瓣,路边,古木参天、小桥横卧、流水汤汤。竹林深处,茅屋半遮面。

        前面,一间间木屋映入眼帘。屋中最引人注目、摆设最多的是各种形状的酒坛。陶渊明爱酒,“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酒被他大量写入诗篇。酒坛边摆着箩筐,想必是用箩筐里的米酿制而成;墙上挂着蓑衣、斗笠,想必陶潜农活忙尽,随手端来一坛米酒,自斟自酌,恍惚间,心中隐隐升起一阵悲凉,他是有忧愁的,像那片“蔼蔼停云”,常常停在心头,不愿散去。可以说,陶渊明归隐之初,依然没放下入世的梦想。幼年识礼知书、胸怀大志,但后来家庭没落、仕途不顺、时运不济,他只得寻一宁静去处,饮酒赋诗。看着满屋子的酒坛,我不知道当年的陶渊明需要多少酒来浇愁?又用多少酒来填补他坑坑洼洼的人生泥泞之路,最终慢慢趋于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境界?

心向桃花源

      再往前走,又进入一个巨大的山洞之中,许多游人坐在洞中水边休憩,有的执杖摄影留念。有位朋友爬上了洞中石壁上高高的栈道,出于好奇,我也跟着慢慢向上攀登,尽管此时我们已走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腿脚早已酸软,但极乐之情依旧不减,既然来了,怎能不尽极目之趣?

        还真没有白白攀登一趟,此时,真应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那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攀登不到一半,朋友便指引我朝背后的方向看。我回头一瞥,映入我瞳孔的,入口大洞之形,呈上宽下窄的不规则椭圆形,洞口将外面山上的树、地上的花草锁定在同一平面里,构成一幅很有层次感的绿意盎然图。

        越向上爬,石梯越窄,只能一人通行,到最高点,我一低头,竟见奇境:在半山腰上看见的不规则椭圆扩大了,它缓缓向洞内移动,将洞中的立体动感之景全映放在一个椭圆平面里,小桥、流水、白衣粉裙的浣女背衾而归。石壁左边,是层层梯田,田里的水如一面面反光的镜子。梯田的最上端矗立着一座木屋。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之景么?

心向桃花源

        走出桃花源,有游人再次追问:这究竟是不是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地方?大家说法不一,不能定论。

      其实,具体位置在哪里,已不重要。韩愈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没准桃花源只是陶渊明笔下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只是他心灵的一个寄托。虽然生命里有种种不幸,但他已经为人生定了调,定在了美好上,这是他对人生的信仰。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也想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相关文章

  • 心向桃花源

    朵渔 去桃花源,是个下午。那时,太阳正和兴奋的游人一样,毫无倦意,亮晃晃的,直射人眼。幸好有些东西它是穿...

  • 胡顺 四方静无声, 中心百虫鸣。 心向桃花源, 欲往烂柯山。

  • 浪漫诗人李白的桃源梦

    陶渊明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成为后世不少文人心向往之的精神桃花源。历代有不少人写过与桃源有关的诗词,...

  • 走进桃花江

    谈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读书人大多熟读之,对那世外桃源也心向往之。不少人以为桃花江与桃花源合二为一,殊不知一字之...

  • 拾贝

    舍弃部分执念,换来更广阔的自我。 人在尘世间,心向桃花源。 人生的选择就是如此。有人富贵,有人知足。有人哗众,有人寥落。

  • 怡心轩 ‖ 回望2017

    彳于于教育的这片草地上,虽不及心旷神怡,却也安详从容。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向往之,人从容之。我的教育...

  • 心中那片桃花源

    郑重声明:本文系文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时候向往高楼,成熟了又心向山林,总想去山里小住,回到那片记忆中的桃花源,回...

  • 向往南山

    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南山,心向往之。南山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心中的圣地,或桃花源。写打油诗三首。 (一) 南山有贤才,...

  • 病中碎笔(七)| 自由之心

    初中时学过《桃花源记》之后,便一直神往于此。读过《空谷幽兰》,更是对远离尘嚣之境心向往之。红尘嚣嚣沧海沉浮,久居樊...

  • 沈复:在清寒的岁月里,守住一点浮世清欢

    中国的才子文人内心向往一片安静的桃花源,那是可以在山穷水尽之时的柳暗花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一条退路。 于是,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向桃花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cu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