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太多的烦恼,一开始我想不明白,认为是心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眼中天塌下来也依旧快乐?我当时把这种人成为:没带脑子,不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书读多了,人见多了,才彻底搞明白这些事。
没有烦恼的人分两种,一种是高度自律型,另一种是过度乐天派型。
第一种,高度自律型
这种人,在生活中的自律性极强,其实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生活中没有烦恼,而是这些“烦恼”是他们眼中的“问题”。问题出现,他们的应激反应就是带着武器上前分析并消灭。全盘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第二种,过度乐天派型
这类人,天生心态好,一眼望去无处不是真善美的小世界,用一个流行词语就是“傻白甜” 。他们是一群真正没有烦恼的生物,因为所有的烦恼都会被他们瞬间消化。请注意,是“消化”而非“消灭”。
而有烦恼的人只有一种:既不自律又不乐天派。
这种人活的最为痛苦,烦恼就是实实在在的烦恼,既没有能力去消灭,也没有能力去消化。自律的人一路打怪升级,可以成为社会中的精英,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成就。乐天派的人,什么事都往好的一面想,确实在自我成长上很弱,很难获得很好的成就,但他们天生死于安乐,人生的字典中也没有“成就”这一词,反而负负得正,过得也算潇洒。再看拥有烦恼的这类人,确实夹在了中间,感受黑白极端中的灰色恐怖。
我就是那个既不自律又不乐天派的人,一开始对此我是不自知的,有时人们就是因为只在此山中,所以总是看别人挺犀利,看自己却模糊一片。我成天被烦恼困扰,而恰巧周围全是没有上进精神的乐天派,我以为世界就是两极分化,于是自认为被烦恼困扰的人,是求新求变的“五四新青年”,而每天快乐不求成就的人,是不值得追捧的无脑快乐型单细胞生物。这种想法无疑就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直到我遇见大姐和趁早,我的认知中又多了一种人型。
通过对比参照及自我审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是做错也比原地踏步强。既然有了对烦恼的意识,既然有向上的心,乐天派那一队肯定时站不得了,那自然就站队自律派了。当搞清楚了立场,瞬间明白所有烦恼的源泉都是自己。
我曾经一度很烦某位大学同学,她不上班,早早的生了孩子,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只是在家做饭带孩子,口头禅是“我家那位能挣”。一直以来,我以为我讨厌的是她这类乏味不闪光的寄生虫,后来才明白,我真正讨厌的不是她,是我自己。我讨厌自己辞职以后备孕的样子,讨厌自己离开职场后不挣人民币的样子。而对我大学同学的厌恶,不过是对自我厌恶的一种反射。搞清楚了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所有的烦恼皆是自己达不到理想中的样子后的一种悔恨。症结是此,良方就简单了:行动起来,一点一点向理想中的自己逼近,所有的烦恼,都会因为你的立刻行动,而瞬间烟消云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