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干货满满的书,就是恨不得把每一个干货要点都写成一篇日更。这是《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的第五篇读书笔记了,还停留在序篇,也是序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了。
这最后的一部分内容,将介绍怎么写读书笔记,以及如何拆书,内容太多,时间有限,我应该会分成两次来整理。
四个步骤阅读
这四个步骤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大概是这样的:
- 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
- 快速通读一遍,速读
- 看到有启发性或者精彩的但愿,马上停下来做记录
- 对有感觉的书,记录了足够的 素材,才会考虑做读书笔记
这里面有几个点我比较有感触。
首先是开始看书之前,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这个是我们很多时候偷懒不做的。可以了解作者的信息、摘要、目录、作者经理等等,对书首先有个大概的了解,其实就可以先判断要不要看这本书了。
其次是速读,第一遍快速通读。这是需要锻炼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每年看200本书籍的。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差,就是拿到书就喜欢一段一段的去看完,而不是先快速的阅读一把。慢慢的阅读,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
然后是做笔记,做笔记这里秋叶大叔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说
- 写下自己的想法、观点
- 把受启发的页面,在书的扉页或者尾页写下来,作为未来的索引
- 马上把心得感悟发一条微博
- 用收回的方式画出书中有价值的逻辑框图
最值得学习的是,马上发一条微博出来,这是一种分享,很快应该就会有人一起来互动。其他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内化,而进行的行动,动手实践。
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做读书笔记输出,一定是要有干活的书籍,才值得真正动手。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大概整理出来是这样的:
如何做读书笔记可以看到,大叔做读书笔记,是有好几种方式的,并不是每本书都输出成读书PPT,所以要想多输出,就得多输入,就要多看书。
1和2比较适合在豆瓣里面写比较简单的书评;3和4就复杂了,其实适合一些干活满满的书籍,比如大叔的这本书,我事实上就是在对其中的干活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反绉。
至于5和6,真的就比较厉害了。5相当于要自己写一本书、写一首类似的诗出来,6其实跟一个演讲差不多了,转述的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看到后面,是真觉得《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个书是需要不停的翻阅和实践练习的,基本上明天再整理一下如何拆书这一部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要进行实践的过程了。
2019年7月29日
-EO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