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为与自化

无为与自化

作者: 我是风之彩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06:34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57章理解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间久了,如果你是有心人,就能逐渐体察出,什么是无为,什么是自化。大人不对孩子过高期待,不要求他做超越他能力范畴的事情,孩子反而愿意主动精进,更多探究,这是因为,人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人是自己内在驱动令人有了学习的欲望,这就是自我化育。万物皆有灵,万物都在激烈的竞争中自我生存,自我启明,自我化育。身为长者大人,乃至掌握民众命运的人,不能有妄念,不能强加给他者一些生命当中不堪重负的事情,反而破坏了内在的节奏。很多患有厌学症的,多与自我化育能力太弱有关,也就是他内在和谐的系统被破坏了。

“我好静,而民自正”,这个太重要了。一个家庭,氛围安静和谐,孩子也彬彬有礼,家长改变,孩子改变。家长自己不安静,内心嘈杂声不断,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拒绝不了,孩子怎么可能自正?心灵纯正净化,不是能要求来的,一定是影响力的作用。

“我无事,而民自富”,这个无事,其实是不以自我的欲望扰民,民本自具足。一定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存在,上天给予每个生命的能量都足够富裕。各种命运都在运行,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无欲,而民自朴”。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家长,都不能将自己的欲望强烈要求民众与孩子接受。

家长没有过多贪欲,孩子就朴素无华。为政者不与民争利,人民的关系就不会过度紧张。消解强制性,鼓励激励生命当中的自觉性。

一个组织中的禁忌越多,人的思维越被局限;正如天下禁忌越多,人民越贫困。

人间利器越多,国家反而容易混乱。有些国家安全很成问题,是从源头上出了问题。

整个社会行事围绕技巧,邪恶的扩张就不远了!浑厚质朴的人被压榨,肯定不是好事情。

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反而猖獗。

所以老子倡导,以清静无为治国,不搅扰民众治理天下,百事达成。

教育亦如此。教育本来是让人更美好的。当教育变成追名逐利的工具,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将十分危险,是毁灭性的选择。

相关文章

  • 无为自化

    我们和它们比较只是渺小的一部分.是宇宙和大自然运行的非常渺小的其中之一,根据自然运行法则你在或不在它还是会根据自然...

  • 无为自化

    我们和它们比较只是渺小的一部分.是宇宙和大自然运行的非常渺小的其中之一,根据自然运行法则你在或不在它还是会根据自然...

  • 管理者的有为和无为

    老子认为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他推崇着一个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

  • 2021-06-11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 “我无为而民自化”,一个真正好的政治领导人,...

  • 国君不理国政,国家却无为而治,真正的原因令人深思!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

  • “无为”治企

    2021-11-30 成长课堂【“无为”治企】 《道德经》有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 李奕宣今日工作(2021.9.28)

    1.早上学习《道德经》无为篇——化而欲作 无为自现 再次夯实无为和无不为,每个人都有本然的特性,把无为极致的用出来...

  • 好的教育就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 说拜孩子为师真不为过 21天育儿达人感悟

    第二十一课 自化 化有为无,以无为有。 以无为有,智者说,我把重大的事,不当事。啥也没有留下,啥也不记录,就知道傻...

  • 同学之间探讨的典故

    2020.1.6 晴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为与自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h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