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心理
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作者: 浴火的凤凰姐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14:09 被阅读229次

临下班时,老总来到办公室,招呼着另外一个部门的主管:“张经理,今天晚上有个供应商需要招待,你和我一起去吧。”

“周总,实在抱歉,我就不去了,家里两个孩子,老婆一个人真的照顾不过来,大的5岁,小的还不到1岁呢。”

在地铁站,我又遇到了张经理,和我一样,搭1个小时的地铁,回城市另一边的家。

步履匆匆的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养得起孩子,顾得了老人,这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最基本的需求吧?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过得这么累呢?

焦虑、压力、淘汰等词已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家庭中怕不能照顾好家人,在单位时刻警惕着被新来的90后取代。翻翻朋友圈,老同学晒的出国旅行、豪车游艇的照片下面,我们已经不敢留言了。

我们的外表已被岁月贴上了各种标签,我们的内在很多时候却止步不前。 

1、年龄标签的背后是能力的不匹配,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热评“油腻的中年人”掀起了网络讨论的热潮。不能否认的是,第一批80后已经37岁,最后一批也满了28岁。岁月的杀猪刀已经给我们贴上了“中年人”的标签。90后带着先天的优势杀进了职场,和我们一起争夺工作岗位,晋升的机会。还没有升到管理层,明确职业发展道路的80后,就像是华为的34岁老员工,面临着被清退。

2、家庭的重担已压在了心智并不是那么成熟的我们的肩头。

有篇文章被很多大号转载,《80后,死都死不起的年纪》。79年的作者写道了自己70岁的老母亲生病的经历,里面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不是鸡汤,这是实话。”

曾几何时,脾气急躁喜欢训斥我们的父母,开始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征求我们的意见。年轻时总是不在家的爸爸,也开始直接、间接的期盼着我们早点回家。父母的脊背佝偻了,我们成为了父母依靠的大树。

我们还没准备好,二胎时代就来了。上小学的大宝3点半就下课了,需要联系托管学校,晚上需要辅导作业,完成老师交代的各类手工作品,要注意培养兴趣爱好,综合素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小宝出生了,妈妈只好辞职,奶粉、尿裤、营养添加剂和辅食,事事都需要操心。幼儿园虐童的丑闻频出不穷,上再贵的幼儿园,花费再多的钱,我们也保护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是儿女,是父母,是配偶,各类鸡汤都在教育我们怎么才能扮演好这些角色。可是我还没想好,怎么扮演我自己。

3、能力变现带来的收入,远远跟不上消费的速度。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2017年的支付宝账单正在向我们走来。各种购物网站、商场引发的诸如“双11”之类消费狂潮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对于一个正常家庭来说,每月的固定开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习金融的小伙伴都知道,有一个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说的是家庭的短期消费占资产总比例的10%左右最佳。在目前中国大部分家庭来看,家庭的日常消费支出都远远高出了这个比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老话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现在很多人的焦虑都来源于,没有余粮,还有负债(房贷、车贷、信用卡)。更不要说,父母的医疗支出和孩子的教育基金,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我们,不要说死不死的起,我们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

开源的能力,比不上消费的速度,反而有很多人在用消费带来的刺激缓解压力。

脱离世俗的规则,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看透社会的本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摆脱低自尊,不去在意和比较。

1、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在有的方面就是不够好,允许自己的不能面面俱到。

责任、理想、追求之多,让我们给了自己太多无形的压力。

同事小青是一个典型的处女座,她在年初就给自己做了很多规划,包括升职、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同事的相处、学习一门新技能的计划等等,她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人,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压状态,只要有一点没做好,她就会非常的焦虑和沮丧。

其实有时候想想,我们都是普通人,接好生活里的几个球,比同时接住所有的球要容易多了。

2、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去比较。

我们有时候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缺少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心理学上有一种“低自尊人格”,因为原生家庭或成长的经历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消极,喜欢用讨好别人来获得赞赏和认可。

为什么翻看朋友圈会加深我们的焦虑,因为喜欢比较,看同学、同事、邻居都过得比自己好,就陷入了自责。其实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很多人外表光鲜的形象只存在朋友圈里而已,现实生活里谁不是蓬头垢面的半夜起来给孩子泡奶粉呢。

学会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去过多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给自己过多的责任和压力,我们就能逐渐逃离“活的太累”的心理暗示。

二、尽快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事业,适应社会丛林法则。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在年轻的时候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总是比在30岁还在重新投简历找工作人成功的更快,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越早发现自己的优势,不断的进行放大,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并朝着一个方向去积累,就能在中年来临的时候,站在一个无法被轻易取代的位置。

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在走进科技行业之前,一直在做英语培训和媒体,当他决定踏入这个行业后,孤注一掷、坚持到底,最终获得了成功。

当确定好你的方向,你需要虔诚的准备着,用很多的小积累,来迎接生命中的大飞跃。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牛起来的。有很多在网络上看似一夜爆红的大神,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立足当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每天都有小目标和进步,焦虑就会减少很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然后是现在。

三、不要过于看重物质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在畅销书《哈佛幸福课》中,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说:有的因素能让人变得更幸福,但它们所起的作用之轻让人意外。没错,一套新房或一个昂贵的礼物确实能让你感到幸福,但这种新增的幸福感并不多,也持续不了多久。

中国人总是过于看重物质,原因在于我们曾经过于贫穷,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分层标准稀少,只有富贵两项。要成为社会的杰出人士,非富即贵。

在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下,我们经常陷入物质比较的怪圈。谁家房子大,谁开的车更豪华,谁提的包包更贵。其实这些短暂的物质刺激过后,你会发现,幸福感持续不了多久。反而是,你阅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书中的思想对你的身心的影响能持续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我经常给销售队伍讲课,有的学员评价我:“胸有丘壑,没有不敢上的讲台”。我的形象和外貌并不出众,思维的亮点分享,学员对我的认可,让我的幸福感爆棚。内心的充盈远比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物质生活带你更多的快乐。

我们无法逃离这个世界,只能随着人潮不断前行。我们无法撕毁岁月给我们的标签和责任,只有将自己从内而外修炼地更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一边抱怨着社会的不公,埋怨着曾经的自己,一边在上班时刷微博,熬时间,在下班后玩王者荣耀和吃鸡。很多时候,我们一边惆怅地看着信用卡账单,一边打开淘宝、京东,不停地买买买。

现在吃的苦,都是以前的你种下因。未来受的罪,都是现在的你作的死。

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你起码可以改变你自己,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能不能坚持而已。


大家好,我是浴火的凤凰姐,是外企的资深白骨精,也是温柔的太太和能干的妈妈。

如果你喜欢听我讲故事,那就关注我吧。

如果你愿意花1秒钟,点亮下面的红心❤和大拇指,这将极大地激励我为大家写出更好的文字:)

相关文章

  • 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临下班时,老总来到办公室,招呼着另外一个部门的主管:“张经理,今天晚上有个供应商需要招待,你和我一起去吧。” “周...

  • 没钱是最大的焦虑

    我有一个男同学,他是一个gay,一个人在北京打工这几年曾经有过同伴但都不了了知散了该同学略有才气,喜欢舞文弄墨,经...

  • 焦虑的来源

    认识自己,

  • ❤焦虑的来源

    文丨月凡Eileen1010(「囍文乐简 」签约作者)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的所有疲劳、压力和焦虑,都来自于对过...

  • 焦虑的来源

    关于焦虑,我愿追本溯源,惟愿君与卿远离焦虑,活出自我。 来源一:缺乏自我察觉 随着2016年知识付费潮的到来,各种...

  • 焦虑的来源

    今天我深切体会到了焦虑的来源。 家源和同学玩闹时,一时冲动,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学校里给他红单警告。加上前面因为作业...

  • 焦虑的来源

    开篇: 城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大部分人都低头玩着手机。 场景: 时间:某个周末的上午 地点:房间里 人物:我 我...

  • 焦虑的来源

    儿子正读小学六年级,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和检验——小升初。 他本来就读的是五加四的学校,小学毕业可以直升初中,现六...

  • 焦虑的来源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因为产生了对比。 认识的人突然变得十分积极,天天在朋友圈报告自己每天的见闻成长,写长作文;做微商...

  • 焦虑的来源

    当你现实和理想不如意时,就会开始回顾过去的经历,从而自我寻找不如意的地方,开始焦虑起来,落后别人太多,心一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钱,是绝大多数人焦虑的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iq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