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只能让你更专注,并不能让你在特定时间内高效地阅读专业书籍。随着信息的快速更新换代,快速而有效地阅读信息是每个人在这个时代的必备技能。
学生时代曾经跟朋友借过大部头《红楼梦》来看,厚度有十厘米左右,硬壳、红本。每次洗漱完躺床上翻开《红楼梦》,不到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上下眼皮打架)。一个月后,我的阅读进度依然停留在前几页,然后又把书还给了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不具备“善读”的体质。然而在看了由日本作家原尻(kao,一声)淳一编著、程亮翻译,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后,终于明白应该怎样读一本书了。


原尻淳一,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
1972年生于日本埼玉县,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科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继而加入Bloom Concept,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
与其他作者合著有《 “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 《整理的艺术3》等作品(摘自《高效能阅读》作者简介)。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不仅为你打造善读体质,还告诉你如何快速阅读以及建立属于自己的读书数据库为产出做准备,全书总共89条读书技巧,让你真正变得会阅读、爱上阅读。
和其他阅读技巧类书籍一样,《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也建议以“产出为目的”去读书,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等。这三本书的作者都来自日本。
《高效能阅读》共分为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和构建数据库四个部分。
初级篇,打造善读体质。主要帮助对读书不感冒的人打造善读体质和保持阅读热情。作者从选书、了解作者、听现场、打造家庭图书馆阅读环境、保持读书热情等方面讲解如何打造善读体质。
据作者描述,可以从网上搜索关于作者的相关介绍,关注作者的Facebook、Twitter、博客等,从周边开始了解作者,从而找到关于作者更多的“关键词”,慢慢产生阅读作者的书的欲望(原尻淳一将这个称之为“内在动机”,有了这个动机才会去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去‘学习’)。还可以参加线下读书会,听听别人的意见。
中级篇。作者从本书第1章开始就列出了法国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提出的“读者权利十条”,其中就有跳读、随意选读和不读完的权利。
经常读书写文章的人会发现阅读书本的目录可以很快了解书的结构;阅读书中的黑体字能够迅速地抓住重点,这无形中就提高了阅读速度。想要提高阅读速度的人可以重点学习作者在本章介绍的“关键词发掘”和“假设验证型读书”、目录阅读、黑体字读书法、索引阅读、运用便利贴等速度技巧。
高级篇。与产出有关。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中坚持以产出为目的进行阅读,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垂直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与水平阅读一起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面,使知识立体化,迅速形成自己的“思考主场”。
这里的“思考主场”,我理解为当你遇到问题时你的思维的业务中心轴,类似磁场一样。这个轴或者场非常重要,他能够体现出你思维专业度(深度)和宽度。
叔本华说:
读书是让别人帮自己思考。读书的我们,不过是在反复追拾别人思考后的残渣。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要避免“不思考”。
构建数据库。原尻淳一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著书立说”,为了将所有读过的书利用起来,作者建议我们利用Facebook、Dropbox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并且巧妙利用读书卡,在产出时将所有必要的数据统一放到一个文件夹里。使用电脑也可以在桌面建立文件夹,把数据备齐放在里面,方便使用。作者还说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建立云端数据库。这一点我比较认同,目前我使用的比较多的是有道云笔记,把喜欢的文章和有趣的东西收藏到云笔记里,随时可以查看和利用。毕竟Facebook和Dropbox在国内使用不方便。
我认为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非常重要。每读完一本书的有记录的摘抄,日积月累,这个数据库内容越来越丰富,输出的时候就越来越方便。
以上的初级篇、中级篇和高级篇产出做准备的。就如同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提倡的“葱鲔火锅式”读书法,即把阅读分成选食材、洗切食材和开火炒菜的过程。
引用一下《高效能阅读》里作者摘抄的彼得.德鲁克说的一句话:
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自己塑造未来。光靠投入就能获得好评的人,应该只限于学生。既然是社会人只有认清那些藏在深处蠢蠢欲动的方法,并不断产出,才能得到好评。否则,至少我是不会给出好评的。
只有以产出为目的的阅读才能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够让自己比过去更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