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在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身边亦有病患,饱受折磨。现收集整理名医的观点,愿为受到病痛侵扰的患者提供康复的思路,也让恬淡清净的生活方式,启发世人,远离病苦。

【一】徐文兵先生观点集萃:
一、什么是痛风?
西医观点:正常情况下我们代谢下来的核酸会成为嘌呤,嘌呤变成尿酸排出体外;不正常情况下出现代谢紊乱就会导致尿酸过多,或者排出减少,形成髙尿酸血症。这种血的尿酸浓度过髙,尿酸就会以钠盐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甚至是肾脏周围,引起身体的由异物导致的炎症反应,这种反应就叫痛风。
中医观点:中医认为痛风主要是足太阴脾吸收了太多的阴寒之气,湿浊、痰瘀凝结在血内形成实证——人有了不该有的东西,即阴寒太过。
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这种阴性物质的特点就是易成形,然后阻遏气血的运行。
很多痛风病人早期焦躁,口干舌燥,就会贪食冷饮,老吃冷饮或者寒性食物就导致体内增加了很多阴寒的东西,使人不容易消化掉它。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人们老是吃海鲜、火锅、卤煮、鸭肠,然后喝点冷啤酒,物理阴寒加上性质的阴寒,雪上加霜是导致痛风的最大原因。
二、痛风有什么症状?
痛风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髙尿酸血症期,血里面的尿酸突然增高,这时候可能没有什么太多的症状。
第二阶段就是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髙,突然某一天就会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

首发部位一般都是大脚趾,大脚趾是中医讲的足太阴脾经的起点,大脚趾表面会出现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碰,也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稍微有风吹草动或稍有触碰,立马就疼得钻心。但是这种疼痛会在几天或几周之内自动消失,“来去如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自限性”。疼完之后呢,关节炎的症状没了,表面和正常人一样,但是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事实上我分析由尿酸导致的这种结晶体并没有消失,它还会伺机“犯上作乱”,关节会变得僵硬肿胀、屈伸不利。
到了痛风中期阶段,由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发展到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逐渐波及手指、脚趾、手腕、脚踝、膝关节,甚至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功能障碍,人体的尿酸会不断结晶,不断沉积,慢慢会形成结石样“痛风石”,这时候,肾脏功能也会衰退。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痛风的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日趋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也会增大,还会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这种关节永久的畸形,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进而伤害到肾功能,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等一系列症状。有的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痛风?
从根上讲,还是要去控制饮食。从预防来讲,要少吃阴寒、难以消化的东西(按:高脂肪、高热量肉类,动物内脏等)。因为食物代谢形成尿酸嘌呤类化合物有两种:
一个是自身代谢形成的核酸代谢成为嘌呤,嘌呤形成尿酸;另外,外源性的嘌呤,来源于海产品,或者是一些豆腐类食品。身体自身细胞代谢出来的这种嘌呤,我们叫内源性尿酸,这是不可抑制的;但是可以控制食物减少摄入外源性尿酸。

(按:在饮食上要注意嘌呤的摄入,其规律是:内脏>肉类>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水果
在饮食中注意,多喝水促进代谢,生鲜果蔬最好加热,以免导致肠胃受寒。)
痛风急性发作或者已经出现结晶石的时候,一定要用秋水仙碱或者西医相关的透析方法去解毒。(按:秋水仙碱消炎效果好,止痛快,但副作用强,尤其对肝脏和肾脏,以及影响骨髓造血功能。)
我们中医会用到毒性比较强的乌头、细辛、附子、麻黄等大热、大毒的热性药物去化阴寒的凝结。
我们想影响内源性蛋白质分解的话,就要很好地把它化掉,比如刚才讲的用一些辛温有毒的药物。另外我们发现女性的痛风发病率比男性低,女性体内的一些雌激素能促进尿酸的外排,所以长期憋尿也会导致痛风。
我自己治疗痛风的病人,本着先治身后治体,先驱散他凝结在肠胃腹腔内阴寒的瘀血、痰浊,肚子热了以后提髙他的消化功能,然后再引导他的气血走向关节和末梢去治疗他的关节。
中医物理疗法:

1, 艾灸关元。作用:提升小肠温度,驱走寒气,增强小肠消化吸收功能。

2, 拔罐天宗。作用:天宗为小肠经要穴,生发阳气,理气消肿。
3, 按揉昆仑。作用:昆仑穴膀胱经的经穴。是抵御外邪,疏风通络,保护身体的第一道屏障。
【二】倪海厦先生观点整理:

(1)中药治理:《金匮要略》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真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汤方:
炙甘草30克 附子40克 白术30克 桂枝60克
解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在骨关节里面,掣(按:有拽、拉感)疼非常严重。稍一走进,就疼痛加剧,大汗淋漓,气急短促。经方就是药简力专,痛风就是风寒湿同时发生在身上,如果膝盖关节、脚外面发热滚烫,这叫做“阳不入阴”,并不是热证,而是阳进不去,以内风寒湿阻挡在中间,全身性的阳不入阴就是阴实症状。
张仲景经方要旨:桂枝祛风,白术祛湿,附子驱寒,一定要重用桂枝,附子本身不入关节,它必须和桂枝结合,就会全身四处游走。痛风都是在四肢末梢旁边,离心脏很远,光用附子,可能停留在膝盖,或者髋关节上面。所以要加重桂枝,桂枝行阳,白术把湿气带出来,炙甘草保护心脉,让心脏有足够的力量把药效带到痛风所在的四肢末梢。
(2)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风湿、痛风,用商丘透丘墟。
【三】路新宇老师观点摘要:

(1)中医认为痛风的病因是:小肠温度低,肝脏解毒差。
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摄入饮食绝大多数在此转化为身体所需养分。小肠里各种消化酶,是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的工作质量决定了营养的吸收。影响酶发挥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过低会降低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而使反应不完全,产生过多嘌呤、胆碱。

肝脏是人体重要解毒器官,只要肝脏解毒功能正常,即使小肠消化不安全,产生过量嘌呤,也会给排出体外,而饮酒及作息不规律会损伤肝功能,所以有的人酒后痛风复发。
(2)治法:
1, 关元艾灸、天宗拔罐(同上)
2, 疏通肝经,用拳由上向下轻敲大腿内侧中线,3-5遍后,阴包穴会有剧烈痛点,每天在痛点按揉10分钟。3-5日后,痛感减轻,肝经畅通。

3, 疏通肾经。水生木,补肾就是补肝。拇指按揉大钟穴、水泉穴,每次每侧5分钟,每日一次。如果刺痛,说明堵塞,勿惊慌,坚持即可缓解。
【四】董氏奇穴针法
董氏针灸痛风处方:
手解、腕顺、中白下白、五虎,
骨关木关中关、下三皇,分枝上下放血
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



按:董氏倒马针刺治疗法,注重脏腑间整体性的关联,独特的区段取穴,做整体性的治疗与调整,利用三根针同时治疗,其疗效可通三焦,治疗范围广,内通脏腑,外达四肢末梢,针效强。
【五】特效中草药——车前草

防治痛风的单方验方中,农村田间地头的车前草实为一宝:
《药性沦》中指出,车前草“能去风毒”;
《本草汇言》认为,车前子“同舒筋药用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
《药品化义》认为,车前子能治“周身湿痹”。
药理分析,车前草有:有利尿作用,并能增加尿素尿酸的排泄;能作用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呼吸运动变缓而有祛痰止咳作用。
1 车前草饮
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服药后分别于用药12~15天内症状缓解。
2 车前子粥
用粳米100克,车前子25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15分钟后将车前子捞出,再把淘洗好的粳米放入锅中煮熟,煮熟后可以放少了的糖,即可食用。
3 车前子茶
用10克车前子,拣去杂质,然后清洗干净,晒干,备用。在需要的时候,就把车前子放在锅中煮5分钟,待微温时饮用。
4 土茯苓车前饮
土茯苓是防治痛风的专药,效果较好,再加上与车前草同用,效果更好。运用时,用车前草、土茯苓各15克,加水煮沸后,代茶饮。
5 金钱车前茶
金钱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作用,对于结石可谓是良药一味,与车前草搭配,对于痛风也是良配。
另外,车前草煮水泡脚亦有疗效。
编辑整理:赵云凯
北京继华堂中医研究院成都分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