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漫谈

作者: PervasvFragrce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09:27 被阅读248次

表情包漫谈

(本文全靠猜测,未进行任何查证,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表情包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随身物品”,出现在网络世界的各种场合,以致大家对表情包已经习以为常。可回想表情包发展的历程,十分有趣。

表情包不论内容还是使用范围及流行程度的扩大,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移动端的发展。首先是得益于移动端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从2G到3G,再从3G到4G,从刚开始的加载文字都费劲到播放视频都毫无压力,移动网络速度的提高的脚步和表情包的“扩张”步调应该非常一致。其次就是流量费用的降低,流量费用的降低一方面为体积较小的表情包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体积较大的表情包(动态图)的传播减少了阻力,想想在流量以M计费的年代,大家一般不会为了表达情绪而多发一张图片,更别说动辄数M的动态图。

回看表情包的发展,尽管如今表情包在通讯软件遍地开花,“漫山遍野”,但即时通讯软件并不是表情包的发源地,也确实并不适合表情包的发源。先解释后一点,为什么通讯软件不是合适的发源地。首先,表情包的使用涉及到一个关于“共同已知前提”(后简称共识)的问题,即不论是表情包的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需要对表情包有所了解(至少是知道有表情包这么个东西存在),表情包才能顺畅地加入双方的交流,这一点在表情包加入交流之初尤为重要。但通讯软件中的交流不具有开放性,所以很难使表情包的使用成为共识,故零“群众基础”的表情包很难流行起来。

图片形式的合流——表情包的起源

尽管当前意义下的表情包主要指点对点或者群组聊天中的表情图片,但据查证【1】表情包最早发源于开放性论坛。仔细想想,其实这顺理成章。首先第一点正如上文所述,开放性论坛具有使表情包这一事物开始及快速成为广泛共识的优点,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相较移动端,用户登录论坛所处的PC端更加接近图片编辑的场景,即在PC端图片编辑软件和论坛页面的切换是容易的,而在初期的移动端则不然。真是这两点优势,表情包的“前体”蓬勃发展,为之后表情包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同样是【1】中提到的,表情包的形成是多种图片形式的合流,这里的图片形式既包括图片格式的不同,也包括图片风格的不同(这一点在之后表情包的发展中愈加多样)。首先是图片格式的不同,多数图片格式在网页上的表现是相同的,即静态图片,所以我们在这里也不做过多区分,而另一种经久不衰,到今天都依然保持顽强生命力的动态图片格式——GIF,GIF格式的图片能够提供类似视频的效果,却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因而能应用于只可以插入图片的地方。这是由于上述特性使得GIF格式的图片在网速普遍不高的年代起到代替视频的作用,而在表情包时代又因其高度的兼容性与各类静态图片共存于表情包中,丰富了表情包的内容及表达形式。

表情包的形成既是图片格式的合流,同时也是图片风格的合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上述的各种图片格式的各类图片最初并不是(至少不只是)为表达情绪的目的出现的。就拿GIF(以下GIF格式的图片均简称为GIF)来说,GIF最初因其特性是作为各类趣味视频的分享途径存在的【2】。但因其对图片的动态呈现具有比一般格式图片更好的互动特性最终汇入表情包的汪洋大海。而据查证,另一类暴走漫画与表情包也有明显的传承关系【3】。这一点在【1】也有提到。暴走漫画作为一类以简明的线条和具有鲜明人物特征(主要是笑容)组合的恶搞图片风格发表之初并无明确目的,但这一图片“创作”方式为之后表情包的创作所吸纳,相关图片也在使用场景从开放论坛到通讯软件的“战场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发泄与表达——表情包的流行化

在开放性论坛中各类表情包“前体”的不断丰富与流行,解决了表情包进入通讯软件的“共同已知前提”的问题,这为表情包进入通讯软件铺平了路,而表情包被用户主动应用于交流过程的源动力则是用户对发泄与表达的渴望。

正如近年来网络用语情感色彩的不断加深【4】满足着人们对于强烈情感的表达的需要,表情包在交流中的广泛应用同样也是因为满足了使用者在沟通中表达感情的需要。之所以这种需要存在,是因为现代科技生活给人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总是需要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因而各种情感无处发泄,而表情包就成了情感表达与发泄的途径。而表情包能承担起这样的功能是正是因为它本身的特性。

首先是表情包中强烈且明确的语言表达,这也正是表情包和表情包“前体"的不同。这保证了以表情包取代文字不会造成对方理解的偏差,而表情包本身的强烈语气又足够表达或发泄情感。然后就是表情包这一表达方式足够轻松,使用者不必顾忌太多的礼仪规范。也就是说,即使很多表情包的内容以常理来看很不礼貌,但是它这一形式本身一定程度上开玩笑的特性也化解了它对接收者的冒犯。

延伸来看,这还涉及到弱势方对话语权的争夺【5】。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和公共机构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或发布内容,而形式依然沿袭其内容原来所处载体的形式,因而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之前并无太大区别。但随着移动端的崛起,这一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这是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的结果,也正是因此,此前只属于受众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公共的表达方式,而这些新的表达方式的流行使得传统发布者也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借以笼络受众。而这些表达方式本身是突破传统礼仪规范的界限的,随着成为公共表达方式,也在公共范围内争取了更大的话题讨论空间或是说创造了更宽松的讨论氛围,进而完成了传统规范下弱势方在公共空间的话语权争夺(尽管这一过程很难说是其刻意为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表情包和网络用语的互动

在表情包进入通讯软件用户交流内容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与网络流行语是各成体系的【6】,但随着移动端图片编辑软件的普及及表情包使用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流行语进入表情包和表情包创造流行语的现象逐渐出现,难分先后,就像很难说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而表情包和流行语日益紧密的结合,使得表情包跟随着了网络流行语由单一、广泛到多样、细分的演变历程,也由原来的通用化逐渐展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以上两点在“斗图”中有着充分展现。

斗图,即表情包之间的直接“对话”。斗图这一行为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表情包内容覆盖基本全面,已可实现代替文字交流,另一方面说明移动端图片编辑的便捷,随时可以制造新的表情包予以回击,因而能在斗图中泰然自若。而后一点正是表情包个性化及对流行语产生影响的基础。

图片编辑门槛的降低为频繁进行表情包互动的群体制作专属于该团体的表情包带来了便利,也许制作过程中并非有意,但作出表情包很可能带有只有该群体能够领会的知识,即带有该群体的共有知识。但这一定不是大多数表情包使用者所了解的,所以随着表情包广泛流行后,它产生了由通用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另一方面,由于表情包中“携带”有流行语,“斗图”过程中同样有可能产生具有广泛传播潜力的语句,甚至是一系列语句,即流行语“前体”。这些流行语“前体”将不会受限于特定群体,而会由于能引起广泛共鸣或精准表达特定情绪等原因实现广泛传播,实现表情包对流行语的影响。

共识的挖掘——表情包内容的平衡

正如上文所提到,表情包在发展过程中与流行语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同样,表情包的发展也显现出和流行语相似的特点,即在表情包广泛流行之后,逐渐注重共识的挖掘。这种注重不一定是表情包制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上文提到的在特定群体中流行的表情包能够广泛传播所具有的必然特性,所以也可以说是,表情包在经历了广泛流行化,再到个性化、群体化的历程之后,在能够广泛流行化的表情包必然具有注重挖掘的特点。

这种共识挖掘特性的出现非常容易理解。因为表情包广泛流行之前通过开放性论坛中表情包的制作和使用为表情包集聚了人气,而在这一过程中表情包“前体”所含有的内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表情包文化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随着表情包的广泛流行而为大家所接受,但随着表情包日常的持续使用,使用者逐渐对这些内容失去新鲜感,因而必须有其他的内容接着补充进来。这种补充即上面提到的“斗图”等个体表达过程中的再创作。这些再创作一方面是个性化、群体化的,而另一方面经历使用人群的反向选择,能够广泛流行的新表情包在内容上就应该已经解决了使用者“共同已知前提”的问题,即体现了共识的挖掘。这也就是很多新流行的表情包在内容上反倒是多年前受众广泛的影视剧、动画、明星偶像等的原因,也形成了表情包由“新潮”内容到“经典”内容的反转,即表情包内容的平衡。

当然,上述是解决大家共同已知前提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内容上的“共同已知”。还有一种解决方法,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能够通过广泛传播的反向选择应有的一种特性是表情包的自解释性。由于表情包一般由文字和图像两部分组成,文字和图像两部分之间的相互解释或图像“天然”符合文字内容的表达,则基本不需要“共同已知前提”,因而也可以广泛流传。

形式、内容——表情包的再突破

随着表情包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表情包出现场合不在局限于通讯交流中,正如上文提到的,表情包开始出现在一些新媒体中以笼络受众,而伴随着表情包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成型,表情包迎来了其形式和内容上的再突破。

这其中许多典型行为,例如清晰与粗砺之争。正如我们所知,表情包在流传的过程中会由于各种技术原因使得图片质量降低,故在某一类型表情包广泛流行之后会出现所谓“高清重制”版【7】,这可以看作是表情包个性化,群体化潮流的一部分,而之后却出现交流过程中大家宁愿用图片质量很低的版本,即清晰和粗砺之争。这样的选择有他的现实原因,即粗砺版本图片体积较小,不会产生存储负担,且高清版本流传范围较粗砺版本低;但也有他的价值取向原因,即图片的粗砺风格更加符合表情包“发泄与表达”的定位,故某些表情包存在刻意为之的粗砺版本也就不难理解。不论是高清重制还是故意粗砺,都可看作是表情包在表达形式上的再突破。

上文曾提到,表情包的流行基于使用者“发泄与表达”的目的,但在之后的流行化中达到了话语权争夺的目的,而随着表情包的广泛流行,甚至出现后者色彩比前者更浓的表情包类型,即更加侧重话语权争夺的目的,最典型的例证即各类影视剧台词来源的表情包。这类表情包与大多数表情包不同的地方在于,相对于其他类表情包对原始图片的明显加工,台词类表情包几乎完整了保留了原(截)图的所有信息而几乎未做任何改动,因而也保留了原台词中逻辑。由于其过于具体,因而很难应用于一般化的情绪表达中,但其有力的论述或图片中图像对文字内容(台词)形成的支持使其在特定交流情形中有着特殊的优势。这也是表情包在内容上的突破。

以上两例是多样的表情包形式内容突破行为的代表性举例。或者也可以认为表情包文化还在传播和发展之中,这些突破仍可看左是表情包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而随着表情包的多样化,其发展不在具有某种突出的特点,但其行为仍可算作表情包的再突破,故以此结束。

【1】《从“三巨头”到“百花齐放”——表情包文化溯源》

【2】《会动的图片——“GIF”的前世今生》

【3】《“暴走漫画”与“表情包”的代际传承考察》

【4】《从“神马浮云”到“原地爆炸”——聚类文本分析研究网络流行语情感色彩的变化》

【5】《从“表情包”看互联网话语权的争夺与让渡》

【6】《2007-2017互联网流行语统计年鉴》

【7】《表情包中“高清重制”意义的探究》

【8】《“你站在道德高地上不冷吗”——影视台词类表情包的作用分析》

相关文章

  • 表情包漫谈

    表情包漫谈 (本文全靠猜测,未进行任何查证,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表情包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随身物品”,出现在...

  • 漫谈表情包2--论表情包的先进性

    人类通过语言来交换和记录信息,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石。拥有语言是人类进化成高等智慧生物后,与普通动物的核心区别之一...

  • 表情包

    忙了一周的老李终于有空坐下来边喝茶边玩着微信了。 好久没收到儿子的消息,想着,就发了条“在?”很快...

  • 表情包

    肥宅专用表情包,收好

  • 表情包

    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生活和工作又离不开微信,微信里经常被我用来沟通的就是表情包。 我的微信里下载了几十种表情包...

  • 表情包

  • 表情包

    你被赋予神奇的功能 静静地隐藏在某个角落 等待指尖的命令 轻轻一点 我无条件地执行 那怕是昊花一现 我已瞬间完成了...

  • 表情包(*/ω\*)

    溜溜送一波表情包作为开篇~

  • 表情包

    近期网上有个段子,说两个熟人走路碰到,离很远就开始准备表情,到了跟前微笑,接着走,谁也不想突兀的没礼貌的先扭头,然...

  • 表情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情包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kx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