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股票的人都听说过,股票操作无非四个字:高买低卖。听上去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却让无数人,穷尽一生都不得其门。
或者随便的一句老话,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什么只有到伤悲时才能感受到领悟到呢?
难道这些话都说错了吗?
(1)把书读厚,把书用薄
从物质角度上说,书籍从印刷出来起,它的厚薄就是一定的,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意思。
有的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可称之为翻书
有的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我们往往把这种人叫书呆子。
会读书的人,碰到好书,总是要“破其卷,取其神”,一遍一遍的粗读、细读、精读。
粗读,以图了解全书脉络
细读,能体悟到作者字里行间融入的各种情感
精读时,则要逐字逐句的仔细品味,甚至要查阅其他书籍文献,以求佐证。
必要时甚至可以做到对整部书倒背如流,段落句子都可随手拈来。
这就是把书读厚
然而,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每本书,都会受到写作背景、作者认知水平、所属领域等的局限。所以读书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一本书中最后有用的,能最终化为适合读者认知养分的,可能只有那么几句话。
这就是把书用薄
只有把书读厚,才能把书用薄。
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种化繁为简
(2)三重境界
佛学中,人生有三种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们最初的认知都是在第一个境界上,看到什么样的事物,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事物就是这个样子,就像我们理解的“煤是黑的,雪是白的”一样
第二境界的人们,则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后面隐藏的其他的东西,就如赫拉克里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了。
第三个境界,则是一种看遍世间繁华后的茅塞顿开,回归本真。不再去纠结为什么“煤是黑的,雪是白的”,虽然看上去好像和第一境界相同,却已经是追寻过后,多了一种了然于胸的豁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迷茫过,追求过,然后才发现道理就在一开始出发的地方。
所以,大道至简,是一种返璞归真
小结
在股票大师的眼中,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股票的低点在哪里,不是绝对的低,而是相对的低,低于其估值,低于人们本来对股价的期望,只有其他人弃之如敝履,才能以相当低的价格买到优质的股票。所谓的高,也是一种相对值,只有股价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时,才能算高。所以别人贪婪时我们要恐惧。
我们理解的高买低卖,是看的股价
大师们理解的高买低卖,指的的估值与股价的对比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