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

作者: 李小白的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8:41 被阅读0次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作者Giles,本书书中介绍交互设计的技术和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阐述了交互设计四策略: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使交互设计成果最大程度的简单易用。结合前几本书来看,“以用户为出发点”在不同环境中占有不同的分量。在《流量池》中,挖掘用户需求是让流量产生更多流量的核心内容。而在《商战》中,解决用户痛点只是赢得商业胜利的因素之一。这说明,不同问题,突破点不同,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建立判断“是否简单”的标准,确定这个功能是为了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怎样用设计满足用户在此情景下的需求,适当的描述用户体验这是有效的方式。做到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走出办公室”,是指先到用户使用你的软件的地方去做个调查,因为很少有用户会在安静的情景下使用软件,用户体验是否简约必须要到纷乱、多变的环境中才能考察出来。

我有听到一个关于“饿了么”骑手版APP的设计体验优化故事,正好符合“走出办公室”这一点。“饿了么”设计部讨论骑手客户端在接到订单后,消息提醒是否要取消“默认最大声音”这一项,因为在办公室做测试时这个消息提醒声音太大了,为了验证这个设置是否需要保留,用户体验师变身骑手来体验这种设置是否是最优选择。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得出结论:保留订单默认提示音最大,因为骑手大部分时间处于喧闹的室外,如果订单提示音默认是小音量,骑手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听到声音而错过任务,最终影响骑手工作绩效。所以,到用户工作的地方去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用户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哪怕是短暂的拜访也会有不少收获。做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做了何种产品,都要以用户的身份去使用、体验、思考和评估。

现实体验环境包括:办公室、家里、户外。

用户可以分为三类:

1.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或服务,并且会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这种用户比例较少 。

2.随意型用户-使用过类似服务或产品,有兴趣使用更高级的产品,但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想让他们认可新功能,这个新功能必须足够简单。这类用户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而且学习意愿不强。

3.主流用户-最大的用户群体,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而使用你的产品,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事情,也是产品最想留住的一部分客户,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我想,无论是无形产品还是有型产品,都会有这样一类客户群体的存在。

假如现在需要为简化遥控器设计一个合理又好用的方案,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删除-删除所有不必要按钮,确保减至无法再减。

2.组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按钮。

3.隐藏-把不重要的按钮隐藏在遥控器侧面或后面不重要的位置,使经常使用的按钮更突出。

4.转移-遥控器上只保留最基本功能按钮,不常用的可以转移到电视的菜单中,将复杂性转移到电视里。

虽然这是2011年出版的书,例子有些陈旧,但是处理的方法现在也依然适用于目前的互联网产品,无论是整个网站、单独页面或者APP设计。

传统观点认为,功能越多,代表产品功能越强、用途越广,回想我们使用过的软件,至上一半的功能没有使用过。好的产品更注重功能的深度,而非广度,它们广受好评是因为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却比竞争产品做的更好。这一点对我们自身的产品研发及宣传有一定的启发,是不是在宣传上更要突出我们的产品优势及特点?

功能和可用性哪一个很重要?有一调查结论: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在消费者使用后,他们的偏好就会改变,一下子从重视功能转向重视可用性。

追求简单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移动应用,简单易用始终是赢得用户的关键。今后在工作中设计相关产品时,从用户需求和期望出发,删除不必要的、花哨的功能,简化设计、提升易用性,才能做出好产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of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