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贴标签”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8:47 被阅读0次

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孩子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围,他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即成长过程。就像我们突然从太阳下走入一间暗屋,眼睛需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屋里的东西。如果这时别人急于下论断,说你眼睛有问题,这显然不对。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不许孩子“犯错误”,本质上就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这会出现两种后果:孩子有可能“听话”了,但变成了时时事事需要人操纵的小木偶;也可能更不听话了,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虽然两种表象完全不同,但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缺少自由,他们的心理秩序都乱了,行为失去了自我把控力。

家长或教师是否给了孩子“犯错误权”,有一个试金石,即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你心里真正的想法是认为孩子有过失,并为此生气;还是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微笑,知道他又从这个过失中得到了经验,并且为此感到欣慰——理解了自由的价值,就会承认没有一个孩子的过失是不可饶恕的,每个过失都是他收获经验的一次好机会,错误的经历同样有正面教育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和本文说的给孩子犯错误权是一个道理。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大至原则是:

第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受任何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比如吃饭,比如问叔叔阿姨好等。

第二,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只要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第二不损坏他人的利益——即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家长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给孩子自主空间。

第三,如果特别希望孩子做出家长所期望的选择,就不要让孩子在“是”与“否”间选,不要给他说“否”的机会,而要在“是”的框架里给他一个A与B间选择。比如孩子不想睡觉,你想让他睡,不要问“现在睡觉好吗?”而要问“你打算直接睡了,还是听一个故事再睡?”总之,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给他一个命令。当然,这一招不要经常使,或者适当变着花样使。

相关文章

  • 不给孩子“贴标签”

    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孩子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围,...

  • 【一起来禅绕】☞「标签」

    〖Qupple〗小圆石☞「标签」 不给孩子贴标签 给他系上红领巾

  • 贴正能量的标签

    很多书上说不给孩子贴标签,不给自己贴标签儿,意思是不贴那些负能量的标签,语言和意识都是有能量的,要暗示自己是一个好...

  • 给孩子鼓励,不给孩子贴标签

    胡适有言:“自古成功在尝试。” 一个孩子,假如常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和纠正,那么他就会认为每一个错误都将引发别人对自己...

  • 育儿日记,不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虽然每天会楼下走,今天两兄妹看到一片菜园, 还是很开...

  • 今日反思:不给孩子贴标签

    亲子成长迹002/颖悦 今天中午,大宝想跟她的小舅妈分享她自己的事情。 但是那会,她的小舅妈正在和别人聊微信,在听...

  • 2019-05-23

    性格难题 不给孩子贴标签,多关注告诉他正确的做法,避免指责,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不给自己贴标签也不给别人贴标签

    人类是群居动物,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群体当中,既然生活在群体当中,在人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从别人的行为中发现一些...

  • 2022年5月18日《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感悟-杨丽+春蕾一幼

    一感受 我们要尊重孩子,也要保护孩子的尊严,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在人前批评教育孩子。 二收获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有...

  • 洛阳焦点心理学课堂,潘红分享396天。

    倾听了解孩子,不给孩子贴标签儿。 和孩子谈话时,不要采取独裁专制的谈话。 不要对孩子采用审问似的质疑的态度。 安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给孩子“贴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of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