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个朋友带娃到我家来玩,她抱怨两岁半的娃,跟别人家的娃一点也不一样。平时在家都不愿意出去玩,出去玩一会就累了,她叹气不喜欢运动的男孩子让人真担心以后体育怎么办。
下车后,朋友背着包,又要抱着娃,走一段是真的辛苦。看着她腰酸背痛的样子,我想帮她抱娃,娃不愿意。帮她拿包,娃不同意。最后,朋友说:算了算了,还是我来没关系。我让她把娃放下来自己走,她说:还是我来吧,他会摔倒的,到家里我把他放下来……
朋友看上去听从了孩子的内心,也非常心疼孩子,但是她自己看上去真的很累。
一路大概五分钟,朋友一直跟宝宝都有交流,宝宝也很配合积极回答。她指着树,会问宝宝:这是什么?宝宝回答的还是中英文都有。有的时候,说的又是上海话,有时候还是日语……
我一路听来,觉得这个宝宝不简单,情不自禁地夸奖,这么小会这么多,是个小神童啊!朋友很高兴:来,我们唱个英文歌。宝宝很配合,信手拈来,竟然唱的是很长的英文歌曲,我们家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望尘莫及了。我的夸赞,朋友和孩子都非常高兴,孩子更乐意背诵了很多内容。
看出来了,我的朋友非常有耐心。宝宝也很有耐心,且非常聪明,他知道,背得越多,大人们越高兴。
吃饭的时候,朋友一直在喂宝宝。吃一口,她指一个东西问:这是什么?宝宝会脱口而出回答她。看着吃一口,说一句英文或者中文或者日语的宝宝,我有点食不知味:要不,你让他自己吃会,你也吃点?朋友说:不行,不行,他还小会吃得乱七八糟的!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这么特别了,也有点心疼这个才两岁半的孩子。虽然他看上去很优秀,我却看不到一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的天真浪漫。我这位朋友宝宝的生活,似乎只剩下了知识。她和孩子的交流,只剩下了各种语言的学习。
孩子的语言体系很超前,超过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但是,他不肯与人牵手,不肯与同年的小朋友玩,不肯自己吃饭走路。
一起出去玩海洋球的时候,宝宝一个人走来走去,离其他小朋友很远。我问朋友,家附近有没有差不多的宝宝,可以多约了一起玩。朋友有点不好意思:有两个差不多的孩子,但是没玩到一起。
因为排外,他们不想孩子跟外地人的孩子一起玩。我问朋友:那你们想孩子跟谁去玩呢?她说,如果有跟自己家环境条件差不多的,就好了,这样孩子就能玩到一起了。但是,周围他们没有找到这样的玩伴。
我问她:如果不考虑太多的因素呢?孩子只是需要一个玩伴,就可以了,对不对?她听了若有所思,但是没有回应。
因为孩子没有玩伴,家人也很少带孩子出去,孩子就在家里学习,所以孩子也就越来越喜欢待在家里,更喜欢学习了。孩子的生活,除了吃喝,只剩下了学习。
当朋友说,孩子爱学习的时候,眼里都是骄傲。我问朋友:这么小的孩子,天天就学习,你猜他喜欢吗?朋友抢着说:他就喜欢学习,他最喜欢学习了!
我笑了笑,问她:如果是让你整天学习,你愿意吗?她不开口了。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只要是能让他们快乐的事,他们都愿意去尝试。现在,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兴趣是学习,为什么呢?
父母跟他的陪伴,更多的是学习。他也从他的父母眼中,感觉到了父母喜欢他学习。他学得越好,父母越高兴,获得的夸奖也越多。孩子也更专心于学习,排斥一切跟学习无关的内容。当他慢慢地长大,从学校回来,与父母的沟通,还会是学习吗?他还愿意与父母沟通吗?
孩子承载了父母的很多期待。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这并不过分,但是作为父母要把握这个度。父母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期待就对孩子进行一个超负荷的学习,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如果我的孩子生活中只有学习,只会学习,我想我会觉得悲哀。让孩子们现在学习,是为了他们长大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如果生活是为了学习,我宁愿他不学习。我希望他健康快乐地长大,会学习,会生活,做一个正常健康的普通人。也希望我朋友的孩子,能够快乐的长大。
孩子行为背后暴露的问题,基本都是来自于家长。我也希望我的朋友,早点察觉到秘密所在,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