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听书《论可能的生活》,书中对幸福的探讨很值得我们思考。
书上讲:“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是造物主需要考虑的问题。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才是人应该关心的问题。”宇宙是什么,值得我们去认识,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什么。宇宙是什么,即使你去认知、探索到了规律,但那不是创造,而我们把生活过程了什么样子,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创造。所以,作者说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才是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幸福是什么?一个人可以为了幸福而放弃 某些快乐,但绝对没有人会为了快乐而放弃幸福。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可以换来的,但快乐可以。“苦尽甘来”不是关于幸福的理解,而是关于利益的理解。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要获得幸福,不光需要幸福的条件,更需要幸福的能力。而幸福的能力,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书上说:“生活的目的是体现人的创造性,它要求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去建设、去开拓那些尚未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你不这样去做,那么你就无法进入你本来可以进入的好生活,这就是不幸,不管你自己承认不承认。这就是幸福的客观性。一个人,只有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实现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才能够体现生活的本意,才能够获得幸福。”幸福是体验,而体验又是不断创造而带来更好的体验。如果把创造比作爬楼,站在高处的风景,获得的幸福感,是站在低处的人无法体验的。
“创造性行动,不是指艺术家、科学家搞研究,而是指一种“无需代价的行动”。就是说,你干一件事情,不纯粹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从干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本身就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同时,干这件事情的结果,有能够给社会、给他人创造价值。这就是“创造性”行动。
通往幸福的行动,不是“先给予、后收获”,而是“给与既是收获”。如果把生活看成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作品,那么幸福就是这个作品的最高成就。所以,凡是努力要获得的,凡是觉得苦逼的,就不完全是幸福,因为过程就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