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7年7月掉进菠霸脑图这个甜蜜的坑,已经懒得不想爬出来了。在最近的2个月里,之前一直处于半瘫痪状态的脑细胞被重新修复了很多,虽然没有学得好,不能和同期的学员比,但与我之前的自己比,已经在往一个很好的状态在转变了。
在进入二阶精进班了,收获了更多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一下我理解收获的思维导图和思考地图。
思维导图和思考地图都是可视化的思维工具,都是利用色彩,图像,符号,线条,关键词,图表等来呈现知识架构或某一事件,某一事物。而通过这些可视化的呈现,直接给人的视觉感官以更丰富的刺激,能够让知识本身促进更多的获取,内化,交流和应用,同时对于事件本身能分析更透彻,事物本身能分析得更具体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390b64db921f30cb.jpg)
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和思考地图也有相当的差异。
首先,二者不同的来源背景。
思维导图是英国东尼·博赞先生在1970年提出的,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思维导图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可视化的思维工具。
思考地图是教育学博士 David N.Hyerle 大卫•海勒在 1988年根据认知心理学和语意学理论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主要是用于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
其次二者的图表特征也有所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0975b0f1f604d0f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c5adb6670f7775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8d9485af26211aec.jpg)
从以上可以看出,因为它们的不同性,所以它们的应用也是多有不同的。
思维导图侧重于对知识的整合和记忆,辅助思考和表达。由于思维导图呈现我们思维的结果, 同时具有发散性, 所以在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学习、教学、记忆、规划等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684add354da5b40c.jpg)
思考地图形状多样, 应用更广泛, 从学习,生活,工作都适用。有些工具甚至可以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使用,多人同用一个工具时能更好的做到团队沟通顺畅、集大家的思维易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54da686be847cb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91c2df24e2ed9a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8965774c714527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c7e56dbb13bf1180.jpg)
有用是因为有用。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精进,能把自己受益的脑图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结合自己正在做的儿童读经教育找到契合点,能开发出自己独特的脑图课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0a5407934a0c03d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7408baad5b4931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067/b060c1fead9dfee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