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动笔,总会从一片空白文档开始,不知道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也不会预想明天要准备什么主题。
这样的好处是清空自己,与昨天断交,重新发现一些现象,思考一些问题。
坏处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有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确切的说,现在不缺主题,或是素材,而是不知道如何把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念头扩展成一篇文章。
有时会把零七八碎的想法和念头,统统写下来,再重新排序整理,把不相关的东西剃掉删除。
这个过程是比较好玩的,好玩的是可以重新排列和组合,每次的组合效果都不同。
最终选择的是那个不突兀,比较平顺的版本。
前两天读秋叶大叔的《写作七堂课》,其中提到写作需要有框架思维,更需要在大方向上列出思维导图。
不能由着性子,今天个人领域,明天育儿方面,这样写不仅不深入,也不会有显著提高。
但现在还是没有确定方向,也没有特别喜欢的领域,只是把范围缩小了一些。
在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现象上会有所偏爱,但也谈不上特别了解。
近来冒出一个想法,可能表达上不准确,感觉仍然需要把它记录下来。
我不属于我,我只是人间的一个过客。任何的物品,思想,能量都不是我专属的,只是在我处暂存,或是经由我来传播。
我们人类呢,是否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环?
也未曾真正拥有过什么东西,只是短暂使用过一些什么东西。
最终我们还是要返回给自然,包括我们自己。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也就多了些敬畏,不再把物质看得太重。
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和关系可以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拥有的只有此刻。
享受当下,不执著于拥有,只留下生活必需,这样我们就会告别焦虑和纷扰,平淡宁静地享受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