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

作者: LogicBang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5:10 被阅读0次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式的推理,其基本逻辑是: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是什么,那么,它的部分也必然是什么;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不是什么,那么,它的部分也必然不是什么。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很简单吧?确实简单。但为什么鲁迅这段文字里的三段论,听上去全是谬论呢?因为一个逻辑严谨的三段论,有五项基本原则。

    运用:三段论的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四项错误。

    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有四个,就一定错了。

    还记得这个三段论吗?

    人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有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

    这个三段论中,看上去有三个概念“人,几百万年,你”,但因为前后两个“人”违反了“同一律”,是不同的,所以其实一共出现了四个概念“人类,几百万年,你,人体”。

    以后你听到这样的三段论,可以直接回答:四项错误,然后扬长而去,留他一个人在风中飘摇。

    第二、中项两不周延。

    什么叫中项?“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这里的“人”就是中项,用来联系大前提和小前提。

    那什么叫周延?“所有中国人”指全部,是周延的概念;“一部分中国人”,是不周延的概念。

    认真听这个三段论:

    一部分中国人很有钱,北京人是一部分中国人,所以北京人很有钱。

    “一部分中国人”是联系大前提、小前提的中项,但是不周延,所以犯了“中项两不周延”的逻辑错误。北京人是一部分中国人,但不一定是有钱的那一部分中国人。

    “中项两不周延”还有其他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

    第三、大项扩大,小项扩大。

    红薯是高产作物,红薯是杂粮,所以杂粮是高产作物。

    一听就不对。可是为什么?

    这句话的小前提其实是:红薯是“一种”杂粮。结论其实是:“所有”杂粮是高产作物。小前提是“一种”,结论是“所有”,就是“小项扩大”。

    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锻炼身体。

    显然也不对。可是为什么?

    这句话的大前提其实是:运动员是“部分”需要锻炼身体的人。结论其实是:我不在“全体”需要锻炼身体的人之中。大前提是“部分”,结论是“全体”,就是“大项扩大”。

    第四,前提都为否,结论不必然。

    韩国不是大陆国家,韩国不是热带国家,所以,……

    你应该脱口而出:别“所以”了。大前提、小前提都是否定句,是“所以”不出必然的结论的。不信你可以慢慢试。

    第五,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

    人非草木,哲学家是人,哲学家非草木。

    再比如:

    蛇是无足的,此动物不是无足的,所以,此动物不是蛇。

    这两句话是对的。或者大前提,或者小前提是否定句,且只有一否,所以结论一定为否定句形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段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w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