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指愿景,你希望达成的目标。
o指结果,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目标达成后的场景。
o指障碍,什么会阻碍你愿望的达成。
p指计划,具体可以怎么做。
比如:你想减肥,通过跑步这个方式。
愿景:减肥。
如果这样定目标,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定的目标一定要非常具体。如果定3个月减30斤,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目标还需要是触手可及的。如果在以往的经历中,你没有经历过减肥,你对这个数据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实现的难度是大的。如果你的体重总共才120斤,那么减去30斤肯定是不合理的。
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还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它是你努力一下可以做到的,不是你拼尽全力也做不到的。
所以3个月减体重30斤大概率是不合理的,当然,如果这个人体重有200斤,那倒是也有可能的,因为基数比较大。任何目标不能与别人比,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符合自己情况的,自己跳一跳能达到的目的才是合理的。
结果: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减肥成功后的状态。身材好看了很多,感觉还年轻一点了,衣服穿在身上有型了,别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你,都来咨询你如何做到的,特别佩服你……
你把这个实现目标后的美好状态想象越多,你去实施的动力就越大。你还可以找一个身材很棒你喜欢的人的照片贴在你可以常常看见的地方,换成自己的头像,从视觉上来刺激自己去达成目标。
障碍:在实施的过程中你会遇到的阻碍。你是计划通过管住嘴,迈开腿来身材管理。你的障碍来自于上班回家比较累,不想运动了,你的朋友比较多,经常有饭局,家里可能还有其他事情牵扯你。
你要找到障碍你实施计划的内部力量。上面列出来的理由你上班回家比较累,不想再动了,就是你的内部阻碍力量。其他的都是外部力量。
计划:你计划一周运动五次,每次跑步三公里。与朋友聚餐一周最多参加一次。因为上班回家累是你不想去跑步的理由,所以你的计划就是累了就穿上鞋子去跑步。
有人可能奇怪,我累了不愿意去跑步,你的计划却还制定了累了就跑,会完成这个计划吗?
会的,当你计划好累就跑,你就会去做。如果不是这样规定,而是想着有力气就去,太累了就不去。可能每天下班后都会纠结一番,今天要不要去跑呢?纠结时间越久,你去跑步的可能性越低。纠结是一种内耗,特别会消耗人的意志力。你定好了一定要去跑,你就没有选择,再累也会穿鞋出门,可能真的太累了,没跑多少就回家了。但也有可能越跑越轻松的,跑步有这个特点的,跑到某一量的时候会有快乐的感觉,跑了很开心。
你在坚持去跑这个事情上就会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很有毅力,也会触发你下次做更好。
就像在简书每天更文八百字以上。我经历了日更一段时间后,发现八百字也是可以的,我没有给自己规定有内容写就写,没有啥感觉就不写,如果这样规定,我一定很容易放弃,我是规定必须完成,哪天实在没有啥写,就去听书,把听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或者看一部电影,把电影情节写下来。这样给自己规定后,就每天都可以完成任务。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调整期,比如一周五次跑步是你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每次三公里也是太长了。你可以改变计划,直到找到你感觉能做到的合理的计划。
很多人在确定了目标后,制定了计划又做不到、会给自己打击很大,有些人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根本无法做到,会有很大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好没有用,就从制定目标的斗志昂扬变成了最后彻底躺平。
学校每年放寒暑假前,都要让孩子们制定假期计划,还规定越详细越好,好像详细了就做得到一样。实际情况是那些时间安排到每天每一小时的同学,可能一天都没有完成。毕竟在自己家不可能像在学校一样把每个时间段都安排好的。
这个woop的方法运用恰当,可以帮你不断实现目标。有些人觉得自己不自律,拖拉,就可以用这个方法。一定要注意制定可以实现可以操作的计划,有成功体验。在你经常成功后,你的头脑里会建立一种新的神经回路,如何做成事情的神经回路。
推荐《反惰性》,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