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自己走大街上或坐在车里,自己见到的每一个人,为什么很少看到别人微笑的面容,快乐的模样。我到是见过很多人,由于自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坐车经常坐过站的。
我们一直在想着工作上,或者情感上的一些乱其八糟的事情,我们一但入戏就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存在。所以我们的头脑很少有空闲的时候。
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思想与信念捆绑。以为头脑中存在的那些念头就是自己,或是认为这些念头都是正确的,因而盲目地听命于他们。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比如,你老公回家没有给你打电话,你就生气了,因为觉得老公心里没有你,不爱你,而你完全陷入这种情绪里,无法自拔。其实,情绪是来来去去的,它来的时候是我们召唤来的,比如痛苦是你召唤来的,它来了,为什么不走了?因为它被勾住了,走不了。在这里,你的故事就是,“老公回家晚了,却没有打电话告诉我,他心里没有我,他不爱我”。这是真的吗?你从来没有问过自己。
如果你能停止对这些事物,想法与故事的认同,你的痛苦就没有着落了,也就会自己消失。
所谓认同,就是投注自我感。举个例子,你会认同你的车,因为你今天开了一辆宝马,你就自我感觉好点儿。如果你的车丢了,你的内心就像被挖走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认同,把自我感投注到我们之外的事物上的一种表现。
我们受思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操控太严重了,以至于我们在生活当中,做出一些与追求幸福、快乐相违背的事情来。
比如,很多人对父母都有怨怼,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问题是很多父母就是无法提供你想要的那种支持与爱,于是我们不断地在外界寻求这种来自于外在的认同。这种建立在外界不可控的事情你是无能为力的,你要把自己的行为收回来,把眼光用在自己身上,看一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你是不是能温柔慈悲在对待自己?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没比谁优越,我们的价值其实取绝于我们怎么对待和看待自己,这是决定我们如何被别人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些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你要怎么做怎么做。比如: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说练琴一个小时,每天都这样。你想过没想过,你自己是否做到了。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点过份呢?必须得坚持下去,选择一件事情就必须得坚持到底吗?这是真的吗?你真的这样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佛陀当初选择以苦行的方式来修道,最后他放弃了,换了一种方式才在菩提树下悟道。如果他坚持苦修到底,可能在成道之前就“挂”了,就不可能有释迦牟尼佛作为我们成道的榜样。
如果你抱持这样的想法,你和孩子都很痛苦,因为她可能做不到,达不到你的要求。如果你放下这样的想法,你和孩子就都会快乐。
我们就是这样被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所操纵,却不自知,在痛苦中行走多年。以致于自己无力承受这份痛苦的时候,才愿意放下来审视自己。当你放下一切,找到出口,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天空是如此宽广,空气是那么新鲜,你会品尝到自由与解放的味道,是如此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