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自主感

孩子的自主感

作者: 百力格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00:27 被阅读0次

    摘书《整体养育》我们先来一个假设:假设你有什么不良习惯,别人一句你要控制自己,你真的能立刻控制自己吗?

    我想恐怕很难,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戒烟或减肥都没有成功呢?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并不是让孩子控制欲望那么简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孩子需要发展自主感,如果没有发展好,就会否定自我价值,从而自我怀疑。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感,父母就应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给他机会做一些决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主权”。

    但每当说到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很多父母就开始纠结,“我孩子6岁,我给他自主权,让他自己检查作业。结果他干脆不做作业,还撒谎说作业都做完了。”这种父母认为,孩子哪有什么自控力啊,就该死死管着。

    这种父母很普遍,以为给孩子自主权就是全面放手,结果掉坑里了。

    图片

    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给孩子自主权之前,父母要首先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执行情况,再提供“脚手架”式的帮助。

    拿写作业这件事来说。有些孩子做作业磨蹭,或者干脆不做,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贪玩,而是真的遇到了困难。所以父母在放手之前,要先通过陪孩子做作业这个过程,了解孩子的作业种类、作业量以及孩子需要完成的时间。

    提到如何具体地帮助孩子,作者陈忻给出了她自己的处理方法。为了让孩子养成管理自己作业的习惯,陈忻会给孩子列表格,“让孩子对着作业表,做完的打个勾。”有时孩子忘了,她也会及时提醒孩子。同理,学习用品也可以列个表格,孩子每天晚上对着表格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好。

    也就是说,给孩子提供帮助,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父母像脚手架一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具体的帮助。

    给孩子自主权,也不意味着父母要立马完全撒手,让孩子立马自己管理自己。而是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孩子一起找到放手和监管之间的平衡点。

    说到提供脚手架式的帮助,文中还举了个例子。有些父母带孩子出去办事,出发前商量得好好的不许闹。可没过多久,孩子就闹着要走。这种时候,父母往往非常生气,觉得孩子说话不算数,一点自控力都没有。

    在作者看来,这时候父母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于孩子来说,大人出门办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尤其有时还会遇到排队的情况,感到无聊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每次带孩子出门,作者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些小零食,或者带个小玩具,再准备几个简单安静的小游戏。

    比如带孩子去餐馆吃饭,等上菜的时候,孩子往往耐不住性子,喜欢在餐馆里打打闹闹,这时候的作者是怎么做的呢?“我会为孩子准备一些蜡笔、涂色纸,让孩子边等待边玩。”

    再比如买菜,作者就会把购物清单教给刚能识字的孩子,“让他指挥我,哪个东西到哪里去买。”孩子往往表现得十分亢奋,像是在玩游戏一样。

    像在餐馆、超市这类公共空间,不是任由孩子自由探索的地方,父母该约束就得约束。关键是不要强制约束,而是要想办法陪孩子度过这个时间。

    所以啊,父母如果能看到孩子的需要,给他一点自主权,并做孩子的脚手架,孩子表现出来的自控力,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父母一点点放手,体现了对孩子的信任,而孩子感受到了这种信任,会更愿意去达成父母的期望,一旦达成,又有巨大的成就感作为反馈。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自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ab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