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江湖

作者: 知鱼君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3:59 被阅读60次

    作为一名90后,接触金庸是从各种翻拍的电视剧开始的,印象比较深的,有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这些电视剧大概和我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少年不识愁滋味,小时候看电视剧,更多的是迷恋情节,每天晚上守在电视前追剧,跟着主角一起“出生日死”,看到入迷之时,每到惊险处便会心惊肉跳,每当主角学会了旷世神功,又会欢欣鼓舞,仍然记得那些经典难忘的镜头:张无忌决战光明顶,令狐冲任盈盈琴箫合奏,神雕重剑黯然销魂……

    同时,中二年纪的我,对武侠世界里无奇不有的武功招式即为着迷,总是幻想着自己跑步时能够“凌波微步”,课间打闹时爱摆出“降龙十八掌”的架势,手上拿着晾衣杆就觉得已然丐帮帮主附身,快来受我一记“打狗棒法”。

    直到年岁渐长,渐渐的从简单的剧情之外,开始看到或许被称作“人性”的东西。

    原来江湖里的正邪是那么的真假莫辨,名人正派里也有伪君子,邪魔歪道中也有坦荡的侠客。原来,相爱并不容易,纵使两情相悦、青梅竹马,也比不上“我偏要勉强”。原来,人生中的遗憾也可以那么美好,“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眼花”。

    我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始读金庸的小说,那时候是读《射雕三部曲》,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第一次感受到深入沉浸在一个事物中时是怎样一种体验,原来“废寝忘食”这个词并不是虚构的,我甚至因为读小说而忘记了复习考试差点挂科,但当看到张无忌又习得神功,杨过终于和姑姑重逢时,就又觉得世间的任何琐事都不值一提。

    再后来,很喜欢一个公众号叫做“六神磊磊读金庸”,磊磊经常就金庸小说里的段落,来结合当今时代的流行表达,插科打诨,针砭利弊。让我看到,即使是四十年前的文字,在当今看来,也是做人做事的典范,人性的东西永不过时。

    工作久了,未免会对现实生活感到沉闷乏味,最近拿起了《笑傲江湖》,想重温下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刀光剑影。可是很多时候,脑子里总是被电视剧的种种情景所干扰,我看到了开头却早已想到了结局。第一次这么的渴望失忆,求让我再经历一次跟着主角一起重新体验下人生的跌宕起伏。所以,没有看过金庸的诸位,你们是多幸福啊。

    这段时间,看了网络上很多大V写的关于金庸章,有的从文学写作角度,有的从武侠精神角度,都非常的精彩,让我看到了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自己才疏学浅,不能从那么多深刻的角度出发,谨以此文从小小的武侠迷的角度来缅怀这位文学大师的离去。

    大侠千古!


    大V语录:

    金庸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我认为是他不但塑造了一大批一流的文学人物,而且居然用武侠小说这种超级不严肃的东西,进行了最庄严的文学探讨,开展了触及人类灵魂的叩问。而在这种叩问之中,竟然还穿插着神器瑰丽的想象世界,风光旖旎的爱情,热血激昂的侠义精神。——六神磊磊

    罗大佑说你听一首歌3分钟,你的人生就被改变了3分钟。而我们现在经历的人生,也基本可以说,是被金庸小说改变过了的人生。说金庸小说多少影响了我们这一代读者的性格——比如让我们更向墓英雄,但也更中二了——并不太过。——张佳玮

    在传统的庙堂和草泽之间,金庸先生构筑起了一系列虚构的江湖世界。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为中国人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处可以共同进出的所在。在金庸先生之后,大概很难有什么作家可以建造能够同时容纳那么多中国人的虚构世界,在其中大家可以用共同的语言,共享共同的历史,甚至共同创作新的故事。——和菜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非洲鲫鱼:送金庸先生

        飞霞落落照无边,
        雪中款款情亦绵。
        连心赤胆英雄泪,
        天地也感叹红颜。
        射雕降龙江湖险,
        白马啸啸何时还?
        鹿逐中原问武林,
        笑傲江湖谁家言?
        书中情仇刀光剑,
        神仙难有泪中欢。
        侠盗亦道客行远,
        倚天问君情何堪。
        碧水望月酒一盏,
        鸳鸯一梦苦难眠。

      本文标题:再见,江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a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