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差,体验了许多城市的出租车。
每次一上车,报上地址,便开始观察司机的反应。遇到路远的单子,司机的语气自然会轻快一些,有时还会在路过熟悉的同行时摇下车窗,挥手打个招呼,然后带着高兴的语气说,我这单,去工业区。对面的同行,回应带着恭喜的笑骂。
如果是短短的几公里,有些师傅便会明显的失落,叹一口气,感叹排队许久,运气不济。然后,他们又会收拾好心情,认真开车出发。有时我会主动提出,走个高架躲开红灯,不要怕绕点路。于是,司机师傅便又会心情转好。
因为常年出差,我练就了一靠上交通工具的椅背大脑就自动关机的技能。可是有时候硬是被爱唠嗑的司机师傅又给强行启动。每当大脑无法关机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保留话题,和师傅聊聊当地的房价。我经常会去估算,一个城市的房价,能不能让在这个城市奔波的出租司机负担的起。记得五年前,家乡的司机,大约两三年便可攒齐100平的房子首付。如今却难上许多。司机们的口音,也从当初的天南海北,到现在变的本土乡音愈来愈浓。房价,就像龙门,跃不过来,终究会留不下来。
今天从外地回来,打上回家的车。司机是个与我年纪相仿的男人。车里干净,整洁,没有烟味,让人舒服。路途中,我甚至睡了一觉。快到家时,自然醒来,是一趟完美的出租车旅程。希望今后,都能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