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荷清寒(ID:ruoheqinghan)
在看《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时候,怎么说呢,感觉传统文化只有在电影或者戏剧中才能得到重视。昨天晚上去南锣鼓巷看话剧,到场的人虽然爆满,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因为对话剧感兴趣才去的呢?
回过头来,我们说说电影的事。《查令十字街84号》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在电影中这应该是一条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男女主角因为这本书开始写信交流。
说到写信,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小说都以信为主题。比如《亲爱的安德烈》,《心扉的信》,《海角七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这种文艺的东西跟漂流瓶感觉一样,都是投递了很多心事,无法向他人倾诉。孤独就像是一个密闭的网,困住自己。即使身边有最亲爱的家人,最亲密的朋友,生活在最热切的爱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它如影随形,无孔不入。而被孤独包裹的我们,试图寻找精神寄托。爱情便是解除孤独的最好形式。
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形式感的存在问题。譬如《查令十字街84号》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可是我们家就没有这本书。祖父喜欢书,我的父亲也喜欢书,家里再也没有比书更多的东西了,箱子里柜子里都是书,连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都是书。
而在故事里,一对没有领结婚证的老年夫妻尚且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可是,现在多少年轻人结婚离婚,都是走走形式,即使勉强为了责任在一起,也是白首为新。形式之下的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它重要吗?
家庭是责任的牵绊桎梏,还是温情的饱和释放,不应该更是自由的舒适区吗?《野火集》中有这么一句话,“法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荣誉、传统--每一个堂皇的名词后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而权威性极强的规范与制度,严肃地要求个人去接受、遵循”,我个人觉得,这种契约存在的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
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结婚比单身更省钱,自然更能促进社会发展。只要有劳动生产力,社会就会进步。可是,当一个人能够自给自足,不止物质还有精神方面,尤其对于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她选择单身会不会更利于自身发展。当人们都看破这种形式的东西时,他们会如何做?
突然记起波伏娃的故事,她和萨特是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终身伴侣。
形式这种东西根本就不重要,都是让某些事情合乎情理化。一些隐藏在形式背后的规则,才值得深思。存在的东西未必合理,但一定有其生存的土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