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答案,仿佛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成长与发展。然而,什么是答案?当这个问题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一度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深渊里,即使进行归纳整理,内心仍然升起了不确定。因为这个命题太大,大到包罗万象,精神的,物质的,感性的,理性的⋯⋯又很小,小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件事,每场对话等。
可是,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要有答案呢?不是。比如生活,有答案吗?没有。我们只不过各取所需。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只不过我们各取所需】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答案。
几天前,我见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孩子,他告诉我一个现象:班上同学一年级时只有一个人近视,六年级时三十多个人,因为玩游戏。可是他还是很喜欢玩游戏,但爸爸妈妈不允许,他觉得游戏能让他快乐,问我怎么办?怎么管哥哥玩游戏?
我一听就来了兴致,因为,我也想知道孩子的想法,于是饶有兴趣的问他:"如果你是教育部长怎么办?"他说:"我会让学校开设玩游戏的课程啊,回家后就不会总想着玩了。还可以多开设一些文体活动,比如美术、体育等分散注意力⋯⋯"。我赞这是个好主意,思考有深度,他于是滔滔不绝,从如何当教育部长讲到班上同学趣闻。我不知不觉被他逗乐了。
记得一位儿童专家说:很多时候,孩子们向我们诉说什么事情的时候,并不是想要我们直接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家长的最好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反观我们的对话,他需要的只是陪伴、倾听,这已然是一种最好的答案。
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答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有的,是因为已然一目了然;有时,是因为答案也会随着时间变化,随着人的思维方式变化,随着环境变化⋯⋯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只不过我们各取所需】答案,有时表面,又有时深刻,只不过我们各取所需。
心理学老师唐道德先生分享过一个例子:
五岁的女儿问我:“我能不能有一个弟弟?”然后,我的脑袋就炸开了。因为,我会有一连串的画面、自我对话、内在感觉、过去的、未来的一堆的交错讯息就在一瞬间发生。我知道她不能理解我的庞杂资讯,于是,我只能简化这个输出。可能会是:
"不行。我们可能负担不起。”(你得解释什么是负担)
“只有妳才是我们唯一的爱。”(这当然不是事实,但可以敷衍了事)
“这个世界太乱,我们想专心照顾好你。”(这可能延伸更多小孩的好奇)
“老爸年纪大了,再也禁不起折腾”(这其实最符合我真正的想法,但她根本不能理解)
这个主题对话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有一个问题,而它得到答案。大脑解除了压力,我们重新回到平常的状态。而问题其实没有解决,可是,大家都觉得没事了。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女儿问我要一个弟弟,而我竟然没有问她,她背后的正向意图是什么。
也许,她感觉到寂寞;也许,她看见心中的一个理想画面,而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完整;也许,她听到一个故事,而觉得我应该有一个弟弟.....
而我停留在我的世界,没有看见她的世界,我喂养了她一个答案,她跟她的大脑在收到一个答案之后,焦虑感没有了,世界仍然是完整的。
所以,后来老师说:什么事都没有解决,也没有答案。但是,你觉得这是好的。这才是我要的答案。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只不过我们各取所需】答案需要去行动。
答案,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吗?我不知道,因为我自身还做不到。但是我知道答案是要去行动的,在行动过程中才能顿悟。
无论有没有答案,还是一个、两个答案⋯⋯只有行动才能最终让大脑停止对答案的纠结。因为没有人能替代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你必须自己去经历。就像没有人能回答“什么是好工作”这个问题,因为答案一直在各自的心里。
你选择你的,我选择我的。〖如果,世界是系统性的,每一个答案都是系统的一个截图吧,而我们就各自得到自己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