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索人生系列(十)

探索人生系列(十)

作者: 般雅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5:42 被阅读2次

第十周  自我防御机制

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自我是介于本我的动物性和超我的神性之间的那个我,就像丹巴藏寨碉楼主人居住的中间居室部分。居室里的主人既要照顾底屋的家畜,又要供奉顶楼的神灵。

现实中的自我也一样,既要管理我们内心的兽性和神性,又要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让我们更好的遵循现实原则,努力适应并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

更好的适应现实并生存下去是自我追求的目的,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理想和现实往往会出现冲突对立。比如,女儿小的时候,特别想吃冰激淋,而我深受中医养生之道的影响,坚决不允许。但我女儿一直很力量,她会反复争取,有时候经不起她的纠缠,我搪塞说冬天如果不生病可以少吃一点点。但孩子是认真的,到了冬天又开始闹着吃冰激淋,但恰逢这时候身体不适,我又继续拒绝。这时候女儿现实的自我部分和原始的本我部分就产生了剧烈冲突。

面对妈妈的拒绝,女儿内心会非常难过,为了降低或减少这种难过的情绪,女儿内心会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就叫做自我防御。

当自我在本我的需求受挫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哭、紧张、焦虑、罪恶等心理,会自动生出的各种应对策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这个调理过程弗洛伊德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对自我的心理防御本质上是对本我的压抑,运用心理防御把不愉快的感受拒绝在意识之外,这样内心看起来就不再那么难受。安娜弗洛伊德曾说几乎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是一种防御,防御的方式可以说无穷无尽。有本书叫《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收集编纂了各种防御类型,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四大类主要类型的防御机制。

第一类,自恋性防御机制。

如果一个幼小的孩子明明没有吃到冰激淋,但却告诉别人自己吃了一块非常美味的冰激淋,或者在过家家的时候自言自语正在吃冰激淋,对孩子来说不是撒谎,而是歪曲或幻想的防御机制在运作。

如果一个成人在现实世界也是如此,那可能就是生病了,出现了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歪曲等。

写到这里不禁一身冷汗,周末一定去请女儿吃最好的冰激淋,并诚恳的向她表示歉意。女儿因为有力量,没有发展出幻想型防御,但采取了下面这种防御。

第二类,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女儿在学习上比较自觉,但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特别容易情绪激动,她提出要什么东西如果遭拒绝,立刻会大吵大闹,甚至不惜以伤害自己来要挟,起初我很强硬,女儿也知道拗不过我,就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生活中,常常无理取闹,或故意激怒我。后来我试着换了方式,她只要开口提出需求我尽量全部满足,有时还主动买几样她嘴上没说但心里想要的东西。渐渐地,女儿反而不闹了,能够合理的提要求,商量着去解决问题。

女儿前期的这种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就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第三类,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女儿6岁左右,我迷恋上了经典诵读,停了家里的有线电视,更不允许女儿上网。每天放学回家指导女儿读国学经典、看书。小孩子天天读论语当然不乐意,跟我闹,我讲道理说看电视、上网对小孩子眼睛不好,容易导致近视眼。女儿每天回家只好看书,小小年纪看了很多书,我一度还为培养了女儿爱阅读的好习惯二沾沾自喜。但后来女儿眼睛还是近视了,她告诉别人:小时候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怕眼睛近视,我只好天天看书但眼睛还是近视了。女儿的这种合理化、抵消等都是防御行为。

第四类,成熟的防御机制。

这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看了大量的书,参加了各种学习,理论说起来一套套的,实际生活中却和孩子相处困难,关系紧张,弄得我非常挫败。后来选择学习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渐渐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和模式。这个过程就是升华的防御行为。

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种,因为其本质不是为了防御别人,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精神世界,是每一个人成长必需的“护心术”,是我们下意识的自我保护。

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你就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可以攀登多高的山峰,自己的耐力可以走多远的夜路,自己的胆量能够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以及自己的气魄能够担当多大的失败和成功。当然你还会知道,你永远不会去做你人格顶不住的任何事情。

探索并了解自我的防御机制,你才会明白,帮助我们从困扰中解脱出来的方法,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人和物,而是改变我们的所使用的防御机制,这样你对自己的生命才能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 探索人生系列(十)

    第十周 自我防御机制 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自我是介于本我的动物性和超我的神性之间的那个我,就像丹巴藏寨碉楼主人居...

  • 探索人生系列(二)

    第二周:认识自己 尼采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从某种上角度来说,认识自己比认识客观事物更难。 在探索...

  • 探索人生系列(三)

    第三周:认识你的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朋友圈暴露的社会自我 对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等属性的认知构成一个人的社...

  • 探索人生系列(四)

    第四周:揭开你的面具---周哈里窗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暂不说,我们真的能够做到“知己”么? ...

  • 探索人生系列(九)

    第九周:天人合一的居住地---丹巴藏寨 在四川甘孜的丹巴县有一个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古镇”的地方丹...

  • 探索人生系列(十二)

    第十二周:为什么越努力,越崩溃 前几年,我一直在折腾。 每天六点起来,学英语,新概念一天一课,三册学完后接着学TE...

  • 探索人生系列(五)

    第五周: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先晒一下我和12岁女儿对话的片段: 女儿和我谈论服装鞋帽、品牌之类,我要么装没听说过这个...

  • 探索人生系列(六)

    第六周:让你恐惧和回避的背后有一个“隐藏我” 很多年前认识一个女孩叫燕,长得甜美白哳,明眸皓齿,气质优雅,年纪轻轻...

  • 探索人生系列(七)

    第七周:探索潜意识,发现未知我 女儿10岁的时候,参加一个全国的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从报名海选到最后晋级新疆区1...

  • 探索人生系列(八)

    第八周:画出自己的周哈里窗 还记得前面我们画的那幅图,认识自己的心理工具“周哈里窗”吗? 我们用四周的时间介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人生系列(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g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