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孟浩然,寄情山水又何妨

作者: 水心兰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18:11 被阅读0次

文|秦巴汉275e5477c13f(《星光简道》专题签约作者)

万山潭作》: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桌歌还。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乃襄阳名胜之一。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又 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此乃汉水女神也。

 坐在磐石上钓鱼,河水清澈见底,心自然也很悠闲。鱼在河水倒映的谭树下游动,猴子依靠树藤在其间游荡。曾经游女在这解佩,听说是在这座山中。心中非常向往,求之不得,沿着月光高声放歌,乘舟而回。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闻一多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正是此中境界的写照。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关于孟浩然的人品,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集序》)王维在绢本上绘制的孟浩然肖像“颀而长,峭而瘦,风仪落落,凛然如生。”(《韵语阳秋》引张洎题识)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风清骨峻四个字来形容。它体现在孟氏诗中,就浇铸出孟浩然的诗品。

  正如闻一多所说,《万山潭作》一诗,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诗人的心境是非常悠闲、清静、旷达、淡泊的;诗人的形象是“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这确是诗如其人、人即其诗了。孟浩然所创造的人入其诗、诗显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冲淡。说孟浩然与王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者毫不为过。

本文主要内容由《星光简道》专题签约作者:秦巴汉275e5477c13f提供。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更多《星光简道》专题的美文热文,请大家积极关注《星光简道热文总汇》专题。这个专题里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欣赏的同时,顺手在文末点个喜欢。因为简叔说过,每日点赞热文,就能与作者一起分享这些文章赚得的钻!

星光璀璨,大道至简。

《星光简道》专题,

一个简书优秀笔者走向成功的专题,

一个简书内容和权重的完美结合的专题。

《星光简道》专题欢迎广大优秀作者积极点加关注并踊跃投稿,

凡符合以下内容的文章优先考虑上推荐位:

家国情怀,心系民生。哲理深度,情感共鸣。

宏扬正气,奉天行时。发人深醒,促人奋进。

相关文章

  • 隐士孟浩然,寄情山水又何妨

    文|秦巴汉275e5477c13f(《星光简道》专题签约作者) 万山潭作》: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

  • 隐士孟浩然,寄情山水又何妨

    秦巴汉 《万山潭作》: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

  • 夜游台儿庄

    一径花树争艳芳, 半是嫣红半如霜。 春风拂面无限醉, 落英沾衣留暗香。 且逍遥, 心飞扬, 寄情山水又何妨。 抛却...

  • 太常引·自以为忘

    是非昨日劝今忘, 看俗世风光。 王寇又何妨, 百般味、皆抛浪沧。 凡心归去, 寄情山水, 放马信由缰。 不料泪双行...

  • 练篆5

    毫端走,笔锋拙。 对错又何妨。 一纸隐山水。

  • 寄情山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通达远近,崇尚流变。这样的文明,机敏,应时,锐...

  • 寄情山水

    一直都很喜欢浙江。 喜欢这里的青山绿水,名副其实“青”的山“绿”的水。不像我们北方老家,山是石头山,这个季节估计还...

  • 山水寄情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是台湾岛,台湾是我故乡……”亲人微信群中响起了大姐夫即兴吹奏的口琴独奏...

  • 寄情山水

    行走在西藏,每一处都是壮美的风景,在西藏摄影,真不需要技巧,大自然呈现在你的面前,就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打开相机,按...

  • 寄情山水

    匆匆忙忙的决定,赶来…… 遇见了我中意的山,水,森林,还有那花海。 心中有爱,期许……以为可能会错过。 相遇,我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士孟浩然,寄情山水又何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hq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