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of Abdera,约460-371B.C.),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小时候,跟随波斯术士和星象家,学习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五年,学习几何,研究灌溉系统。在巴比伦,向僧侣学习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他建构了西方第一个唯物论系统,延续他的老师留基伯提出原子唯物论学说(Atomism)。这一学说,跟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所发展的一系列科学上的成果关系密切。
一、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无限数量的微粒或单元,称为‘原子’。”不仅仅指出了原子的本体地位,还对原子的特性做了具体的论述。
第一,完整性和封闭性。原子自身是充实的,原子内部没有空域,原子是一个完整的实体,这种充实的结构造成了原子的封闭性,消除了外物可入、自身可分的可能性。
第二,无限性和差异性。原子数量是无限的,彼此之间在形状、次序、位置上不同,当然这种差异性是内在性质一致基础上的外在差异性,其中最特殊的是构成人的灵魂的原子,它们是由最精细的球形原子组成。物质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看、听、嗅、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
第三,物质性和运动性。原子是世界之本体,而虚空则为原子运动提供了余地,若虚空不存在原子就无法运动,整个世界就只是巴门尼德式的不动不变的僵化的存在而已。原子正是在虚空中进行直线运动而实现了各种碰撞从而产生万物。原子是严格地遵照必然性而运动,一切的运动都是在必然性支配下进行。因此,德谟克利特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二、低调的人生态度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是古希腊幸福论伦理思想的典型。他认为,人的幸与不幸、善与恶都来自灵魂,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但他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他强调德行不仅是言辞,更重要的还是思想和行动。由此,他对人生提出两方面的建议:
1.正确描述客观。他让你知道人生的实际状况是怎么样的,然后让你自己做选择。因为你客观上了解了这个世界,知道怎么样的生活让自己可以过得平安——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平静——不用担心任何突发的灾难;平衡——跟社会、内心保持一种和谐关系。
2.经常修炼主观。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让自己得到快乐,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三、轶事与名言
“身体的强壮与容貌的俊俏是年轻人的优点,但是智慧之美则是老年人所特有的资产。”
“如果你欲望不多,那么很少的一点资产对你也显得很多很够,因为有节制的欲望使穷人也像富人一样有力量。”
“为了孩子而积聚太多的财富,只是一种借口,用于自欺欺人地掩饰自己的贪欲。”
“大胆是行动的开始,但是决定结果的则是命运。”
“整个宇宙大地对智者是敞开的,因为一个高尚灵魂的祖国就是这个宇宙。”
“谴责自己的过错比谴责别人的过错更重要。”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去练习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我们既然是人,对别人的不幸,不应该嘲笑而是应该悲叹。”
“明智的人不去烦恼他所没有的东西,而是能够享受他所拥有的东西。”
“应该尽量思想的多,而不是知道的多。”
德谟克利特小时候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当德谟克利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却遭到了一场审判,他被控“挥霍财产罪”。原因是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为埃及所丈量土地得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并且,他在庭上当众阅读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5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字——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的这一部著作。
据说德谟克利特自己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的理智的敏锐。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卢文忠,德谟克利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探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