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有主见,但也绝不是固执己见。否则就是人云亦云的另一个极端。

文/海纳百川8090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种所谓的“聪明”叫人云亦云,偏听偏信。
他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舆论的洪流中随意飘荡。听见什么都觉得有理,别人的只言片语,便能轻易左右他们的想法。今天被这个观点吸引,奉为圭臬,明天又被那个说法折服,抛却昨日的坚持。他们的认知如同混乱的拼图,毫无章法可言,却还自认为懂得比他人多,别人不懂他。
尼采曾说:“是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的意义,这个世界才是有意义的。”然而那些人云亦云者,却将自己的思考权利拱手让人,失去了创造意义的能力。
他们在人群中随声附和,为了融入集体,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各种言论,不加以分辨,全盘接受。别人说往东,他们便往东;别人说往西,他们又立刻转向西。仿佛自己的大脑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用来盛装他人的思想。
主见,绝不是固执己见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拥有主见的人,能够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形成自己独立而不失大道的见解。
然而,这样的“聪明”真的是聪明吗?真正的智慧绝非如此。正如叔本华所言:“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真正的智慧是认知,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那不变的真理,那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
如同在迷雾中寻找灯塔,智慧的人不会被周围的虚幻景象所迷惑,而是坚定地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行。他们不被他人的言语所左右,而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剖析,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他们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只有深入探究,才能洞察真相。
高尔基说:“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人云亦云者,看似懂得很多,实则知之甚少。他们的知识如同一座没有根基的大厦,看似宏伟,却经不起风雨的考验。而拥有真正智慧的人,他们的知识是扎根于深厚土壤的大树,无论风雨如何肆虐,都能屹立不倒。
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摒弃人云亦云的“聪明”,追求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用独立思考的力量,照亮前行的道路,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坚定地走向真理的彼岸。

物质上的穷,往往是一时缺钱。
精神上的穷,则是人云亦云,是没有主见,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精神上若穷了,物质上怎么也富足不了,哪怕中了大奖也不过三秋而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