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作者: 故乡小泉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18:07 被阅读0次
    我的斜杠是:企业顾问/家庭教育培训师/农民

    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360百科解释):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作家。

    后疫情时代,很多公司经济不景气,导致很多人工作不稳,收入放缓,生活质量骤降。为了维持疫情前的生活质量,很多人选择了去做斜杠青年,在报社工作的朋友利用业余时间给广告公司搞文案创作;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利用庞大的人脉关系卖点保险;在大型企业做培训的朋友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给小企业做顾问……疫情之后,他们的生活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过得有滋有味。看样子,人都是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有些事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小区的一个朋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国家鼓励生三胎,他拼出了四胎,大的都上大学了,小的下半年也开始上幼儿园,靠夫妻正常的工资,很难满足家庭的日常开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我那朋友在下班之后,开上了网约车,一直工作到凌晨12点才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运气好的话,每天也能赚个1-200元。由于长期的睡眠不足,白天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身体状况也频频亮出红灯。前段时间,看到他明显苍老了很多,40多岁的年龄, 60多岁的身体。真是应了那句话,男人四十不如狗。这样的斜杠,还是要量力而行,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公司的一个原同事,是斜杠的狂热追求者,出个差,利用自驾做网约车司机,捎带上1-2个乘客,赚点过桥过路费;拜访客户,除了重点推荐公司产品,还会跟客户东拉西扯谈点别的生意;跟同事聚个会,除了联络感情,取长补短,还会介绍1-2个其他厂家的朋友,赚点介绍费。感觉像电视剧里旧社会拉皮条的,没有底线,只要能赚钱,什么活都接。进公司半年,工作几乎没有起色,人力资源部证实他的兼职行为之后,给予劝退。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这样的斜杠,最好不要碰,很多公司都明文规定禁止员工在外面兼职。

    最近在《读者报》上看到一则新闻:伴娘、伴郎出租。这可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在社交媒体、网络兼职平台、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都有不少有关兼职伴娘伴郎的消息,但是行业局限性限制了它一定是个兼职的工作,因为你的身边不可能天天有人结婚,另外租赁的一般是在校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如果一个伴娘,能烘托氛围,给婚礼增光添彩,听说收费还不菲,每次多的能拿到3000元左右。但是她们基本上是利用自己的周末或节假日,既可以打发无聊慵懒的假期,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顺带赚点零花钱。这样的斜杠青年,是值得鼓励的。

    前天出差武汉,在汉正街,看到一位年轻的汉子,推着三轮车,卖点水果。由于买了点苹果,当时也没有什么人,就简单的寒暄起来,年轻人是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放暑假了,有足够空闲的时间,所以就弄了一辆三轮车,到农贸市场进点水果。行情好的时候,一天也能赚3-500元。我很纳闷,现在重点学校的老师收入都还可以的,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年轻人说,卖水果,一方面可以赚点收入,这几年支助了几个大凉山的大学生,每年要10来万,有机会就赚点,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卖水果的时候,可以跟形形色色的顾客说说话,聊聊天,比在家里躺平打游戏好,人过得充实。这样的斜杠青年,我为您点赞。

    没有风雨哪有彩虹

    我在《河南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别让副业成“负”业》:副业之所以为“副”,就意味着其处于从属地位,相比之下,主业提供了“稳定”和“保障”,因而需要人们付出更多成本。如果盲目跟风,主副不分,就会种了别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就像我那个被劝退的原同事。斜杠青年追求的是1+1或1+N,一定要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让副业成为提升个人竞争力的“第二赛道”,才能把职业生涯过得更加充实、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斜杠青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nc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