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成年后即便拥有了金钱,也很难让自己去享受财富。尤其是看见身边收入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收入低于自己的人,当那些人大大方方的给自己花钱时,那种匮乏的感觉尤为明显。别人可以花几千块买一件羽绒服,但是自己不行;别人已经换了最新款的手机了,可自己还在用两年前的老款;别人可以给自己安排出国度假,但自己就是觉得太过于奢侈。
即便在成年之后,这些人在经济上早已摆脱了当年窘迫,但是早年得不到的经历,可能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浓浓的匮乏感,于是“我不配”、“我得不到”等限制性信念便根植于他们的心底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通过一则典型的案例引入,来分析分析这种内心匮乏的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转化它,从而让自己更好的享受金钱带来的喜悦。
1. 朋友把刚买来的毛绒玩具交给我保存,她逃避的究竟是什么?——“得不到”就很可能会产生“我不配”
我有一个发小,刚上初中时有一次我俩出去玩,看见一个推着车卖毛绒玩具的小摊子,朋友非常喜欢,看了半天之后,她买了一个15块钱的毛绒玩具狗。15块钱,对当时刚上初中的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可是,傍晚我俩临分别的时候,她突然说要我把玩具狗带回家:“先放你家,等过两天再给我。”我有点诧异,但立刻我又觉得我能理解她了——我俩家庭条件差不多——她担心买了毛绒玩具回去会被父母批评,或者是不想看父母那唉声叹气难过的神情。朋友只拥有了那个毛绒玩具狗几个小时而已,后来她再也没提起过。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这只毛绒玩具狗还在我家,已经成了我女儿的玩具。
斯蒂芬·吉利根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同时他也是第三代催眠治疗的开创者,他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表面的行为或有好坏,但背后的动力没有欠缺。”
朋友让我把毛绒玩具狗带回家,支持她这么做的背后动力大概是避免父母的责罚和不让自己看到父母那难过的神情。经历这件事,我的朋友也许会产生一些这样的信念:“我得不到我喜欢的东西”、“我不配”、“喜欢的东西要偷着买”、“要做爸妈的乖女儿,就得让自己保持勤俭节约”,等等。
这里我用了很多她“大概”和“也许”的字眼,因为我不是她,同时人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所以严谨的讲,以上都是大概率的推论。我不知道她到底会产生以上哪种信念,但我了解她以及她的家庭,我知道在她家和我家这样条件不太好的家庭里长大的小孩,内心很容易就会产生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会成为我们的阻碍,限制我们通往幸福。即便是长大后赚得再多,也难抚平我们小时候的匮乏伤痛。
2、你的匮乏感和父母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是他们的错——所有的匮乏感,皆来自你对早年经历的解释和你对父母的忠诚
近些年,“原生家庭”这个词特别火,于是会看到很多人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原生家庭。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有偏见的。原生家庭只是提供了一个环境,我们内心的一切信念,其实皆来自我们自己的内心。这种内心的情绪转化和信念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我把它分成两个部分:
① 决定我们内心想法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解读
原生家庭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环境,面对环境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每个人所产生的解释一定是有区别的。
比如,有的人会说:“因为我家条件不好,所以我要努力,我要靠我自己过上好日子。”;
然而,有的人会说:“因为我家条件不好,所以我这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变化。”
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产生的观点,但这两种观点,却是天上地下的差距。这就是人在事件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很多人都更在意环境及事件的影响,而忽略了人本身的意识属性。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心感受,众所周知的半杯水的例子就是如此:有的人看见了还有半杯水,满怀希望;有的人看见没有了一半,捶胸顿足。内心匮乏的孩子,会将很多不好的事情归纳为自己的不配得,造成极低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周边一切美好,仿佛都与自己无关了。也许我那位发小事后会觉得“我不该买那只毛绒玩具狗的,下次再也不买了。”
② 孩子天然对父母的忠诚,使我们活在早期经验的魔咒里,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需要被爱,需要归属感。作为孩子,我们天然的对父母有一种盲目的爱,这导致我们会无意识的模仿父母。即便是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会抱怨自己的父母,会与父母产生矛盾,但是在潜意识里我们还是把自己归属于父母,在骨子里我们还会有和父母很相似的地方——这也是心理学早就证实过的事实——仿佛我们和父母达成了一个无声的契约:“我是你的孩子,所以我会像你。”
比较拮据的家庭,生养出来的小孩也是拮据的,如果父母受苦,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不敢享受幸福。一旦有了为自己花钱的欲望,在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责罚的声音“父母受了一辈子苦,我怎么可以享福呢?”也就是说,只要潜意识里有这种声音,那么就会阻碍你享受金钱带来的喜悦。
我的发小现在已经30多岁了,她还依然过着对自己很吝啬的生活。虽然她的收入已经很高,但是对她来说,给自己花钱,她就会不自在,这其实就是她的潜意识认为给自己花钱就等于背叛了父母。
如果我们心中有这样的信念,那么即便我们拥有了财富,也无法拥有快乐。
3、匮乏感能消除吗?——早年的经历就像土壤,懂得汲取养分,你就会绽放如莲
使人快乐的永远不是物质,而是内心的感受。如果匮乏感一直存在,就会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们心里,阻碍我们获得幸福快乐。事实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匮乏感是可以转化的。这个过程也许并不快乐,也许要揭开早年的伤疤,但是结果却将是喜悦的。我们要带着感恩,和一点对自己的好奇,开始一段心灵疗愈。这样早年的经历才会变成养分,滋养我们成长,使我们绽放。
这里我给出3点建议,第1点是心理上的准备,第2和第3 是行为上的指导:
① 和过去和解,对父母说“谢谢”,带着感恩去开创幸福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叛逆的时候,也都会有怨恨父母的时候。从父母的角度讲,他们也许也曾经为自己打了你而懊悔不已。事实上,父母有父母的局限,他们当时对我们做的事情,是已经尽了他们最大努力的结果。同时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不能去怨恨父母,反而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赐予我们宝贵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和过去和解,能真诚的感谢父母,我们就会觉得很轻松。每个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获得幸福快乐,所以父母是愿意看到我们去享受财富的。我们应该带着父母的期待,去体验为自己花钱的乐趣,体验财富带来的美好。
② 积极的创造正面体验,带着喜悦接纳全新的自己
如果你从来没有吃过苹果,那么无论我怎么形容它的酸甜可口,你也无法体会。其实想要获得改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直接创造正面的体验。
最直接的,从给自己花钱开始,买现在想买的,甚至买小时候喜欢的。我曾经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给自己挑选一个漂亮的音乐盒,那是我小时候求而不得的宝贝。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小时候的匮乏感,还是需要得到满足的。
要知道,没有一种感觉是与生俱来,那些限制我们的信念,通过不断创造的正面体验是可以渐渐转化的。现在你已经有能力让自己开心,如果喜欢的物品花钱就可以买到,那么为什么要迟疑呢?循序渐进的给自己花钱,创造喜悦的体验,让自己值得拥有财富带来的美好。
③ 主动与内心富足的人接触,多做有益身心的事
人是存在于关系中的,好的关系可以滋养人,坏的关系则容易损耗人。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内心富足的人,我们可以多去接触他们,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得多一点,你也能体会一二。
同时,多参与有益身心的事情,如果你的精力都放在关注负面新闻,或者某个难题上,那么人的情绪也会被带入阴暗。多看一些书,或者参与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可以丰富内心,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
当今社会资源的丰富,可以说是想找什么几乎都能找到。再难的问题,只要你想去解决,就都能够解决。学会善用身边的资源,可以助你渐渐转化内心的匮乏。
写在最后:
如果生命早期有深深的匮乏感,那么成年后即便拥有金钱,也无法去享受财富。这虽然看似与原生家庭有关,但实则是我们自己内心所产生的想法。只有学会从早年的经历中汲取养分,我们才能转化匮乏感,活出富足的人生。
作者简介:Mitchell,爱写作,爱瑜伽的全职妈妈,用文字书写成长和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