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
今天是九月一日,也是全中国学生开始重返校园的日子。孩子们结束60天的暑假生活,又将背上书包,迎来紧张、快节奏的学校生活。在这些学生中,刚满入学年龄的幼儿园小班孩子和一年级新生,他们最能牵动家长的心。
早晨七点十分,我便早早到学校。我是值周教师,有责任提前到岗迎接学生。我已经连续几个学期,都是第一周值周。所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那些和第一次孩子分别的一年级家长。
学校安排一年级的班主任,拿着班牌在校门口等待一年级的小豆豆们。
时间来到早八点,该到一年级孩子入校了。从一年级的孩子眼中能看到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与迫不及待。大部分家长都是紧紧拉着孩子,生怕孩子在人流中走散,一直送到班主任处,才不舍将孩子交给家长。有的家长一边走着,一边仔细的叮咛孩子的注意事项,多喝水、认真听讲等。有一位孩子的父亲,将孩子送进学校后,仍然在校门口不停地踱步,时而向校园内抬头张望,时而掏手机拍摄,满脸都是不舍。这位家长的举动,让我回想起,自家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场景。我和妻子将孩子送到小丘幼儿园,看着老师从门口接走孩子,心里一直就有许多担心,比如孩子会不会哭?要上厕所怎么办?没吃饱会怎样?......这些担心促使我,扒在学校大门的小洞上,长时间地张望,尽管早已不见孩子的踪影,仍是担心如果孩子出现了状况,自己好在学校门口等待。
忽然想起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梗,如果在九月份,你看到一群人长时间围在学校周围看,千万不要惊恐,那是一群不放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再看自己孩子。
看看已经四年级的儿子,早已能一个人上下学,会洗衣服,炒鸡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前一段时间还锻炼他去菜市场买菜,我认为孩子已经达到三年级孩子的自理生活标准。孩子到了什么阶段就交给他必须的生活技能,该到什么阶段就让他去面对,家长不能替代,更不能越俎代庖,毕竟以后的道路都要孩子自己去走。
初上幼儿园是一次小离别,上小学是一次小离别,上大学,参加工作等等,孩子离家长越来越远,以后孩子迈步向前,每成长一次,都是一次离别,在不知不觉间孩子完成了儿童向成人的转变,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放手的准备,将主动权交给孩子,做好陪练,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无条件的爱和完全的接纳,不必为离别感到伤感,这是人成长的毕竟过程,昨天已经过去,不必追悔,明天尚未发生,不必惶恐,做好当下,过好现在的每一天,让孩子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