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本周复习(14·15、16、17)
本周学习了《宪问篇》的15、16、17章。
《宪问篇》自第八章以下,可以说都是综合运用各种实例来补充说明第七章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或具一德、或备一能,都可以利G.利民、建功立业。君子的人格都有可观之处,是现实中可以交友可以共事的贤人益友中的多数。但以仁者的标准衡量,也都有不足和缺陷。仁者若不可得,君子次之。仁者其内,君子其外。仁者的行止,一定是君子。所以有时候互文。
第15章,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四书解义》曰:“世运自帝降而王,王降而霸,风愈下则人心愈衰,然于短中取长,亦自有别。论其心术,均非王道之正;观其心事,亦有优劣之分。”张栻曰:“二君以功利为心,为三王之罪人则同,然论其行事有谲正之异,则晋文固下于齐桓矣。”
由齐桓公自然引出孔门师徒三人对管仲的一番探讨。
第16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的问题不长,但涉及到几个人物,关键是公子纠死了以后,召忽自杀了,但管仲没有自尽,还转过来帮助桓公。按照一般情况,我们会认为管仲这个人不怎么样,他不够忠心,虽说是个识时务者,但也是叛徒?子路的判断“未仁乎?”这个人不太行吧?可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称霸诸侯,是靠和平而非战争来实现的,这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好事。桓公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管仲之力也”。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真不简单,“如其仁,如其仁”,是那么的“仁”,不仅夸管仲的仁德就是避免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和平。孔子评价人,不会轻易的用“仁”这个字来夸赞人,因为“仁”在孔子的心中分量非常重,这么重的分量,他嘉许了管仲,为什么?他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先看第17章,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也觉得管仲这个人不行,他重复了一下历史事实,强调了“不能死,又相之”,管仲不仅没有陪着公子纠去死,反而还做了齐桓公的相,这比子路的问题又进了一步,更加尖锐。子贡认为,管仲背叛了自己的主子,所以说“非仁者与”,不是一个仁者吧。孔子怎么说?
孔子说,管仲的主要功劳是帮助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再次统一,“民到于今受其赐”,对百姓最大的利益和好处是什么?是和平。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流落为蛮夷之地和蛮夷之人。孔子认为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可能就被其他的文明和文化异化了。
所以,管仲做的事,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巨大。“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孔子认为管仲这样的人,怎么能学一般的老百姓去讲那些小信用。“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好像信奉了自己心中的一个小小的信用和信念,但是又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呢?好像也没有做什么。
把这两章结合起来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非常的高。
然而,在前面《八佾篇》中,孔子对管仲也有过评价,孔子开门见山说“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具那样,只有一方面的用途,一般人要由不成器到成器,再到大器,再到不器。而孔子说管仲是个小器之人;又说管管仲要是知礼,还有谁不懂礼?这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高还是低?显然是低,而且还很低。
孔子到底怎么看管仲这个人?一会说“如其仁”,一会又说他“小哉”。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个标准?
唐君毅先生讲,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不是凭空说的,有事实依据,他认为管仲不知礼的依据是,管仲违背了礼,违背了礼乐的精神。他认为管仲有点太高调了,违背了礼。
这两章孔子又胜赞管仲,也有事实依据。把这两段合起来看,管仲帮助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孔子评价一个的标准是:内存礼乐,外抗夷狄,这两者不可违背其一,即这两个标准都要符合,内存礼乐,是我们保存自己的文明;外抗夷狄,是为了不让其他的文明异化了我们的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