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去年上映的,曹保平导演执导的《狗十三》。
影片主要围绕13岁的少女李玩和她喜欢的一条小狗――爱因斯坦之间的故事而展开。
少女李玩的父母早已离异,从小,她就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孙女应该是宠溺的,但是,毕竟隔了辈分,所以,他们之间并没有共同语言。
影片中,我们最常看到的场景是:李玩只顾闷头吃饭,一句话都不说,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充耳不闻,对家里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孤僻,内向,极端的性格展露无疑。
再说李玩的父亲。父亲再婚,跟继母生活在一起,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的弟弟。
但是,李玩在父亲眼中是完全没有自主性的:
在学校,她喜欢物理,想要报物理小组,可是父亲偏要让她报“英语小组”,还美名其曰:“我这都是为你好”。
叛逆的李玩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但是却不敢反抗。所以,只得在一次英语朗诵比赛中,演讲得磕磕绊绊的,以示她的无声“反抗”。
在孤独中,她与自己最亲近的玩伴小狗――爱因斯坦玩。每天一放学,她就把小狗抱在怀里,好像只有它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安慰。
有一次,继母的儿子逗爱因斯坦玩,结果被狗咬了,他使劲地踢狗,发誓再也不想见到它。于是,父亲就不顾一切地把小狗送人了。
李玩放学回到家,看到自己最心爱的爱因斯坦不见了,于是,发疯似的往外跑,去寻找与她日夜相伴的最亲近的“朋友”。
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女为了寻狗不回家,于是,也拖着孱弱的身体帮她四处寻狗。结果不幸的是,爷爷在途中摔折了腿,奶奶也迷了路。
父亲知道后,顿时恼羞成怒,在大街上找到李玩,抓起她的头发就来回撕扯,还用脚在她幼小的身上重重地踢打,一边打,一边恶狠狠地骂道:“你就不能懂点事吗?我们全家人都欠你的”。
影片看到这,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不禁心疼这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同时,我也为她生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而感到悲哀和难过。
在这件事之后,李玩变得麻木了,顺从了,听话了。
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只像极了爱因斯坦的小狗 ,她也只是冷默地从一旁走过;父亲宴请朋友们吃饭,故意点了一盘狗肉,随即,用筷子夹了一大块,放进她的碗里。
李玩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动声色地吃完了那块狗肉,为了不失父亲的面子,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勉强的笑容。
可是,从饭店出来,她一直狂吐,想把她吃到胃里的狗肉全部吐出来。那个场面简直让人肝肠寸断,心痛不已。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在强势的父亲面前,慑于父亲的权威,不得不隐藏自己的一切委屈,顺从父亲的意愿,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的心也跟着揪得一阵阵地生疼。
不禁想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好多父母,总是依仗“我是你父母,你就得听我的”的传统观念,站在一个道德孝道的制高点,有恃无恐地对自己的子女为所欲为。
而子女如果表示出有丁点反抗,就会被他们无情地扣一个“杵逆父母”“不孝顺”“不懂事”的屎盆子,以此来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精神绑架”,以达到控制子女的目的。
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话题被炒得火热,且反复被提及。
的确,一个孩子的性格以及身心成长与自己所处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性格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它在原生家庭中形成,是童年时你与重要亲人关系模式的内化,之后展现在其他各种关系中。这决定了你遇见谁,因此有了这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甚至在关键时候,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书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说:“孩子的世界很小,无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对他们而言,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在幼小的孩子心中,家长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会把我们大人看作“神”一样的存在。
大人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生活习惯,为人处事,说话谈吐……都是自己的子女模仿的标准。
在家庭中,这些细枝末节的熏陶就像一粒粒播洒在地里的种子,慢慢地生长着,直至最后,变成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也使他们成长为自己。
所以,为人父母,请务必善良。
不要再让孩子纯洁的心灵蒙上那些厚重的阴影了,请以自己的一颗良善之心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从此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下吧!
同时,让他们从心底生出幸福的胚芽,以此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友善,温情以及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