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非常反对有人把知识与经验分裂为两部分,说知识是客观确定的,而经验是主观变化的,其实这两者是互为载体,互相表达的。经验是知识的母体,知识是经验的归纳,成体系化的知识又被新的经验所证伪,新的经验又被总结为一套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继而被新的经验所颠覆……如此循环往复,曲线发展才是知识演化的真实情景。
(一)知识与经验都是人的主观产物
把经验与知识分割为两种不同的东西,我觉得无法理解。因为知识与经验同样都是人主观思维的产物,都是人主观缔造出来的一种思想与观念,不管是成体系化的思想,还是碎片化的观点,它都是人主观设想出来的,你难道能说它们是客观真理,一成不变,是上帝或者天道说的吗?或者是上帝或者天道的意志吗?那多不要脸,我从来没见过上帝或者佛祖,我更没有见过他们说话,我只看到你们(人)说了,可是你们(人)每次都把自己的一些主观以为,总是想办法夸大成普遍的客观真理,然后试图推之四海而皆准,说别人想的都是错的,只有我想的才是对的,并且把自己想的却冒充成是天道或者上帝想的,让人对你的理念或者想法发情,抱持一种偏执狂热的迷信心态,这种偷换概念的逻辑骗术,正是一切宗教骗术的核心。
当一些人企图把知识与经验分裂为两种不同部分的东西,他们是这样想的,知识是属于客观世界的,而经验则是属于我们的主观世界。比如科学与技术,科学是属于客观世界的学问,技术是经验式的学问,所以科学理论比一些零碎的技术点显得高级。这里,他说的没错,科学理论确实比技术点来得高级,但是技术(经验)却是科学(知识)的母体,没有技术点在前头引导和实践,哪来的最终归纳出来的一套理论与知识呢?知识与经验也都是属于我们人主观世界的东西,因此,它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都是不确定的东西,否则教材书的内容就不会一变再变,学术界的发现也就不会日新月异,技术领域更不会再更新迭代了,如果有一帮人自称已经把所有的知识都穷尽了,把所有的道理都明白通达了,那还要我们后来人去创新与探索干嘛?
所以,我认为,鼓吹有一部分的知识是确定的知识,不变的知识,精准可靠的知识,如书上写的,老师教的诸如此类的说法,是阻碍人们继续创新与探索的绊脚石,他们不想让人继续思考,继续探索与发现,他要窃取大家自由思考的权利,只对一套拧巴,固定的,僵化的理论或者观念(最好是自己构筑的理论或者观念)发情,像泰迪犬抱着一个大姑娘的大腿发情那样。
实际上知识与经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们过去的牛顿物理学知识,有关于光线,颜色等等的物理说法,早已被完全的颠覆与证伪了,所谓的经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最有名的科幻小说《三体》里面就说到一个情节,非常有趣,说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他生活在一个外星球,每天在他的星球上看到的太阳的数量每天都不大一样,太阳升起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有时候是三颗太阳,有时候是两颗,有时候一颗,更有时候没有一颗,有时候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有时候是西方,有时候是南方,说不准,这就是经验的局限性以及不确定性。
把本与末,头与尾分割开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所谓的客观的科学方法来否定你的主观感受",就是说把知识与经验这两者分割开来的目的,其实在我眼里,就是通过把知识树立为绝对正确的客观真理,从而否定了你的主观感受与情绪。比如,当你表达出一个感受与情绪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你的感受是不对的,应该"科学管理"你的情绪,请注意,这里的"科学管理"其实是他们来管理,他们在这里已经代表了科学,代表了客观真理,通过所谓的"科学"代表你,窃取了你自由表达感受的权利,否定你的情绪,让你觉得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他们的控制或者管理才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骗术,你的自我感受就被否定了,你的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就被他们窃取了,你如果中了他们的逻辑圈套,就好像被人拐卖了还帮人数钱。
实际上,你的感觉,你的感受是唯一真实,可靠的,别无虚假的,比如我现在用注射器给你右半边的屁股打一针,针头刺入了你的肌肤,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微微的刺痛。对,这就是你的感觉,不是假的,是你自己个人最为可靠的东西,不要否定它,不要违背你个人的感受去遵守所谓的僵化的礼或者规矩(克己复礼)。因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样,规矩没有主观感受,而人有主观感受,为什么要牺牲人的主观感受去追求一套没有感受的苍白僵死的制度呢?就好像牺牲你的鲜活的爱情,听从父母或者传统的僵死的命令那样。
(二)知识与经验的曲线进化之路
在这里,主要不是说明知识与经验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产物,而是说明它们之间互为载体,互相表达的关系——经验是知识的来源,成体系化的知识又被一些意想不到的经验所颠覆,这些新的经验又汇总成一套新的说法或者理论,而这套新的说法或者理论又被别的经验或者观点证伪……如此循环往复,才是知识与经验演化的真实情况。
比如科学,它就是一系列的经验积累之后的事后总结,没有前人的耗费心力精神的探索与发现,没有那一系列的技术点作为理论基础,哪来的后来庞杂的科学理论与科学体系呢?当然,科学在这里已经不是一些零碎的不成样子的技术点,而是一种成体系化的固定的知识。但是,科学有其特性,叫"不可证伪性",只要有一个"例外"的经验出现,就会证伪过去的科学理论,使得人类的认识又继而大大地迈前一步。比如,过去的生物学家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是白色的,亚洲的天鹅也是白色的,但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西欧的殖民者来到澳洲,发现那里的天鹅却是黑色的,结果一下子就把过去所认为的科学结论给颠覆了,这就是著名的"黑天鹅事件"。也就是,科学的演运之路是经验——知识——经验——知识等等不断的循环往复,曲线进展的演运之路。
一个理论刚刚创生的时候,也就是"经验阶段",而一个理论集大成,体系化的阶段,也就是"知识阶段",但是两者其实是互相转化的,没有谁先谁后的关系,就好像一条闭环曲线,经验是开头也是结尾,知识是结尾也是开头,但是我们笼统把一个理论的初始阶段叫做"经验阶段",一个理论的集大成阶段叫做"知识阶段"比较便于理解。经验本来就是零碎的,不完备的,不确定的,而知识恰恰是完备的,确定的。
比如现代医学被称为是"最年轻的科学",我个人认为,现代医学还没到完全体系化,系统化,也就是知识化的地步,它其实还停留在经验探索的层面,尤其是在临床医学领域更是如此。临床医学跟其他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它们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积累,一种"技进于道"的操作与应用,所以,有些人会把临床医学误以为是一种巫术,因为它们还在一个学术的初始阶段"经验阶段",还没有过渡到一个成体系化的,完备的"知识阶段",甚至,整个现代医学,包括古医学都是如此。
所以,现在临床医学有各种奇思妙想,各种针对不同主体的疗法,各种新奇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成果出来,包括心理学学科里面的"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就是属于"临床心理学"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各种的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灵修,巫术,其实,这只是现在大体的临床医学体系(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其实都还停留在初始的"经验阶段",还没有完成临床医学上的体系化,其他的医学领域有的可能已经完成了体系化,但是临床医学因为起步尚早,所以还没有完成它的体系化,所以有更多的发现与成果,更多的临床疗法与知识探索。
现代医学因为是"最年轻的科学",其实它本身还没完成其他科学领域已经有的"知识阶段",所以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才说:"现代医学是不确定的知识以及可能的艺术",所谓的不确定的知识就是指其现代医学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可能的艺术也指的是一些经验积累,医生们做出决策,做出处方,可能不是根据书上的确定的知识,老师传授的固定的理论,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判断与尝试,像一名巫师一样抱有冒险与走运的心态去进行治疗。
所以,医生这个行业虽然也有什么教授,博士之类的头衔,但是这一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的各行各业都已经到了"知识阶段",你的文凭是你对那些确定的,完备的体系化知识的把握程度的验证,也可能代表你的专业技术水平如何,但是医生真实的技术水平真的很难说,至少用你的头衔是没办法查明你的水平到底如何的,你的境界到了哪里也没办法量化标准,医学好像是一门巫术,要通过你的积累经验来做出决策与判断,所以越有经验,越有从医年份的人可能在这个行业越吃香,比如老中医,或者年老的外科大夫。
有一本书叫做《医学的真相》,里面就详细举过几个案例来证明我以上的观点,比如书里面说到,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医生)曾经有一个患者得了肺部感染,需要氧气瓶来吸氧,但是氧气瓶很重,需要专门的运送公司配送到家里,可是那个患者是个无家可归的人,他也不好意思跟医生说他没有家,因为处方已经开了,所以他就胡乱地写了一个地址,结果运送公司拿到那个地址,却找不到地方送,患者这才老老实实说出他的情况。
另一个案例是在美国有一个中产阶级人士,平时这个人打扮非常体面,非常干净整洁,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连续几天下来,他的体重在剧烈地下降,医生怀疑他得了癌症,但是对他进行了各项检验,发现他并没有癌细胞,医生就感觉莫名其妙,如果没有致癌,这个人的体重怎么会一直在不停地下降呢?后来作者在一次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个患者与一个贫民窟的瘾君子在交谈,他瞬间就恍然大悟,得知原来是因为吸毒才导致了那个中产人士的体重下降,然后对那个患者进行了各种检测发现他果然吸毒了,这才找到了原因。
以上这个案例说明了所谓的现代医学根本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确定的,完备的知识,而是一个基于经验,直觉与不确定性的一门学问,只有根据你自己对不完备信息的体察与直觉判断,才能找到一个病的病源,并最终解决一种疾病。
比如上面的中产阶级吸毒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我们通过日常经验根本不可能知道一个非常体面的,干净整洁的中产阶级人士会跟底层的瘾君子在一块进行毒品交易,如果不是那次作者的偶然的经验发现,这个中产人士的致病的根源根本无法得知,所以这需要一点点新的观察角度与一些对例外的经验的捕捉。所以,现代医学根本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它倒像是一种"可能的艺术",根据你的一点一滴的经验,一步步探查得出的线索,需要你的直觉的参与,最终才能找到病因,解决疑难杂症。
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知道"李约瑟问题"的一点破解的线索,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学术,而只有技术呢?就是中国古代没有把那一些零碎的技术点转化成一个体系化的理论呢?当然这有文化方面的问题还有整个制度环境的问题。其实,主要的答案是,中国古代的学识还停留在"经验阶段",还没有过渡到"知识阶段"。当然,这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技术是学术之母,没有技术作为铺垫与前导,就不可能得到体系化的,完备的知识理论。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当一个观念还停留在"经验阶段"的时候,即代表这个观念领域有更多的可能性与创造,因为"经验阶段"就是一片空场,没有一个固定的理论体系装在其中,因为是"无"的,所以大家都可以在这个空场当中去任意的去建造自己的观点,去探索各式各样的外界,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在这个阶段当中,人是最可能自由思考的,最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与创造的,人的创造力与活力会得到全新的释放。
而如果到了"知识阶段",每一个观念领域都不是一片空场了,也就是"有",这时候一个大型的固定的宏大的建筑出现了,这个建筑里面有一些不容置疑的教条教义,禁止人们再进行深入的自由思考与自由探索,这时候我们的自由没有了,这时候恰恰是我们的创造力枯萎的时候,我们没有新的发现,我们没有新的成果,一切都固化了,一切都浑浑噩噩了,等待着新的改变与再造。比如有一本书叫做《被禁止的考古学》,书里面揭露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呢?就是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风行天下的时候,大家都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奉为绝对正确的教条教义,把达尔文本人塑造成一个英明伟大,广博精深的教主角色,《物种起源》里面说,人类的祖先是距今200-300万年的南方古猿,这个理论在好几百年前被提出来,可是这几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证实其实我们人类的祖先可能早在几千万年就出现了,比如挖到了四五千万年的古人类的化石,甚至发现了几十万年前的人类使用的长矛,铁钉等等,颠覆了物种起源里面的有关于人类演化的一些结论,可是,因为生物学界当中的"政治正确",禁止这些考古发现的报道,停止这些考古发掘的继续研究项目,导致对我们人类起源的真相的探索中断,而禁止这些考古真相的发现与研究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这不禁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悲哀叹惋。
而当"知识阶段"拘泥守旧,停滞不前的时候,新理论的革新与突破又在悄然进行,我们的认知又从"知识阶段"过渡到"经验阶段",就好像曾经统治欧洲农业文明1400多年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推翻,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竟然找不到任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事实,但是,只要这个"金点子"提出来,给人们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那么,新的经验与发现就会被填充进来,新的理论体系与知识大厦又被重建翻新。
这就是经验与知识的进化之路,经过了"经验阶段",过渡到"知识阶段",又从"知识阶段"变作了"经验阶段","经验阶段"又被归纳总结成"知识阶段","知识阶段"又破碎成"经验阶段"……如此的循环往复,曲线发展,使得人类的认知在生生不息的不断向前迈进,使得我们的知识与技术不断的更新迭代,构建重组。
"经验阶段"让我们的创造力与自由度达到最高峰,使得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发现与突破,当我们其中的一个发现或者一个经验被总结归纳成一个体系化的理论,变成了所谓的教条教义之后,大家只能在这个理论大厦当中进行研究与探索,而不能跑到别的楼房里去,不能从事其他方面的创造与研究,也就是从"无"到"有"了,大家的思维会变得僵化与停滞,其中的一些叛逆者会变得不耐烦,又出来颠覆过去的理论体系,新的突破与改变又开启了。
只有破,才有立,只有立,才有破,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循环渐进的发展着,知识领域虽然只是冰山一角,却也是这个曲线规律的一个具体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