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个极其火爆的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发帖量和活跃量一直居高不下,成员数量高达十几万之多。曾经我也是小组的一员,感觉自己受尽了原生家庭的侵害。最崩溃的时候我曾经两次试图用水果刀割断自己的脉搏。可惜水果刀不够锋利,除了留下两道细细的血印,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其实我也能感受到我的父母都很爱我,如果我生病难过他们会比谁都焦急、担忧。可是有时候他们的爱又很沉重,压的我喘不上气。我爸爸一直有一颗望女成凤的心,他希望我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从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我爸最常对我说的话就是:“爸爸没有能耐,将来也帮不了你什么,你只能好好学习将来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每当我稍有懈怠不勤加努力被爸爸发现的时候,总是会得到一顿吼骂,“为什么不看书?别总知道天天玩手机、玩电脑,你学会儿习!”当我考上了985大学,自己还喜气洋洋的时候,我爸爸当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你要是更努力会考上更好的大学。”再然后我毕业了,并没找到一份好工作,月薪不太如意。我爸爸在一听说别人月薪上万的时候,就更加责难我没出息。
现在只要跟爸爸处于同一屋檐下我浑身似乎就处于一种警戒状态,生怕哪一件事做得不够好,就要挨一顿训斥。白天绝对不敢躺着,即使在家不出门也不能穿着睡衣,书桌一定要干净整洁,不可以看综艺,因为爸爸觉得那没有用。心情愈发压抑,以致于后来某一次爸爸又大吼着责骂我什么也不是的时候,我真的崩溃的想用水果刀结束自己。
可是结束不了,日子就还得正常得过。从那时开始我就拼命阅读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想要通过读书进行一种自我治愈。可是越读书越发现,似乎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大部分患有心理障碍或者疾病的人究其原因都是由你身边亲近的人造成的。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或是朋友。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中分析幼年对人心理障碍造成影响的因素,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关爱、父母关系的失衡、比你出色很多的兄弟姐妹、父母对于其他兄妹的偏爱…等等,稍有不慎,可能都会造成孩子们或以不恰当的行为来获得父母的注意、或患有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当然,你可能会说我也生长在包含上述因素的家庭里,但我依然心理健康。
的确,家庭因素不能说是导致人们患有心理障碍的罪魁祸首,但是从中你也能发现作为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果贸贸然成为父母,不能对子女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关爱,我们是不是也在把我们的子女往心理不健康的路上越推越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