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对山东平度市的调研,分析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提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注意通过转型改造挖掘传统组织资源的创新潜力,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机构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对策建议: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明确实行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设,改革、完善农业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创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支持政策,完善对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山东省平度市发展高端特色名牌农业的经验, 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那么, 平度市是如何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高端特色名牌农业发展的?平度案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应该怎样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 2010年我们对平度市进行了专门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格局;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应该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引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应该坚持多管齐下、优势互补, 加强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
一、平度市农业发展概况
平度市位居胶东半岛西部, 隶属山东青岛市, 总面积3167平方公里, 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2009年,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8.11万人, 户籍人口137.58万人, 耕地面积238万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2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较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14.0%、50.6%和35.4%。全市地形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 从东北向西南形成低山丘陵、倾斜平原和洼地三大地貌类型。全市常年种植粮食面积157万亩, 花生51.3万亩, 蔬菜51.9万亩, 果品10.8万亩。2009年, 全市粮食、花生、蔬菜 (不含果用瓜) 、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147.9万吨、16.6万吨、218.1万吨和32.1万吨, 分别较上年增长6.1%、减少1.9%、增长0.5%和5.6%;全市肉类总产量18.9万吨, 较上年增长11.2%;牛、羊奶总产量2.3万吨, 较上年增长31.9%;禽蛋总产量3.7万吨, 较上年下降1.2%;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万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
近年来, 平度市瞄准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方向,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建设,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平南优质粮油生产区、平北生态果品生产区、平东优质出口蔬菜生产区、平西畜牧养殖区的农业生产格局, 涌现出仁兆蔬菜、大泽山葡萄等“一镇一业”专业镇10余个, 许家蚕桑、大黄埠西红柿等“一村一品”专业村200多个, 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超级产粮大县、山东省产油大县, 建成优质蔬菜示范区、生态果品示范区。近年来, 全市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到2009年底, 全市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40多个, 拥有通过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0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食品9个, “马家沟”芹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马家沟”、“大黄埠”商标入选“全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 “大泽山”商标入选“全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 已有4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成为全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的县级市, 进入“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行列。
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 有效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成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02年, 农民种植芹菜亩收入2000元左右。2003年经过品牌打造, 马家沟芹菜不仅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 还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60件最具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商标。到2009年, 农民种植芹菜的亩收入已达15000元左右。在2009年大泽山葡萄节期间, 曾获全国优质葡萄擂台赛“最甜葡萄状元奖”的金手指葡萄, 每斤价格高达268元, 是一般品种葡萄价格的100多倍。2009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850元, 较上年增长8.8%,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1.7%。
二、平度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
(一) 依托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 开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面向农业产业链开展的公共服务, 基本上属于普惠式、公益性服务。如由平度市政府承办的江北农业技术市场, 按照“市场+基地”的模式运作, 已成为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和农业技术交易的重要平台。平度市农业局通过资源整合, 开通了江北 (平度) 农业信息网, 全方位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依托植保站, 平度市按照“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方针, 实施绿卡行动计划、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病虫害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病虫害鼠害防治技术指导和农业技术咨询、送科技下乡等, 提供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 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等。依托环能站, 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对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推广能源转换新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建立农村户用沼气、中小型沼气工程、“四位一体”的沼气大棚和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依托市土肥站, 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及相关信息服务。依托市种子站, 提供农产品重点品种选育服务、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服务, 引导企业加强大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市农技站的带动下, 市内镇级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 村级成立了农技服务组, 为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提供科技服务。市内还开展了“科技人员联系种养大户”等科技推广活动, 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 以示范户为核心, 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此外, 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可就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提供检测服务, 已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实验室计量认证, 形成了对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及产地环境等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控能力。
此外, 平度市依托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 面向农业产业链开展的公共服务还表现为: (1) 举办农业四季节庆活动, 如春天的云山大樱桃节、夏天的明村西瓜节、秋天的大泽山葡萄节和冬天的马家沟芹菜节。这些节庆活动为扩大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品牌和附加值, 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2) 引导和组织申报农产品品牌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基地认证, 借此加强对农产品的市场推介, 增强对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开拓能力。
(二) 依托邮政部门和供销社的资源优势, 加强农资、农产品配送和销售服务网络建设
近年来, 平度市邮政局积极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信誉品牌优势, 推进乡镇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三农服务站”建设;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的要求, 引导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到2010年6月, 全市已设立32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和560个村级“三农服务站”, 形成了邮政物流遍布城乡、覆盖全市的“市——镇——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平度市邮政局还注意引入连锁加盟的理念, 选择村庄有威信、会经营、素质高、农技推广意识强的农民进行培训, 作为“三农服务站”的站长人选, 推动邮政服务触角延伸;鼓励邮政“三农服务站”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平度市邮政局还主动同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合作, 努力打造“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新型农村物流模式。邮政部门成立的“三农”服务办公室, 聘请技术顾问和科技专家, 通过集中培训、专家坐诊、远程诊断、现场服务、开通热线等方式, 开展科技服务, 支撑分销配送业务的发展。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的同时, 平度市邮政部门还积极推进优质、高端农副产品进城, 将通过有关部门认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纳入放心农产品大网, 从农村直接配送到城市, 送给城市消费者和深加工企业, 形成城乡双向邮政物流快车道, 从农资和市场两方面, 为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提供“双保险”。
从2006年开始, 平度市供销社就大力推进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以平度供销社农资公司和平度市宏业农资公司为龙头, 建立了两个农资配送中心。按照投资自建和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加盟的方式, 在镇、村两级建立了800多个农资连锁店。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总经销、总代理, 统一购进名优农资商品, 严把农资进货质量关, 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连锁店, 再由连锁店直接与农民对接, 形成统一进货、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的连锁体系, 保证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目前, 供销社已与省内外近百家名牌农资厂家建立了稳固的总经销、总代理关系。
(三) 依托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机批发市场等, 带动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和农机服务主体迅速崛起
近年来, 平度市积极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机市场建设, 先后培育成何家店花生、南村蔬菜、城区果品、明村西瓜等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11家。通过支持市场升级改造, 促使部分产地批发市场达到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 成为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有效支撑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市场拓展。如近年来平度市南村镇依托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 以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为依托, 瞄准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的方向,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该村建设的南村蔬菜批发市场,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之一, 成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和全国蔬菜批发市场五十强, 产品远销到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10多个国家。南村蔬菜批发市场还建成了包括电子监控、质量检测和电子结算“三中心”的市场管理系统, 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和蔬菜质量追溯制度, 有效地发挥了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功能, 带动了周边50公里以内100多万农民种菜, 使蔬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蓼兰镇依托何家店花生专业批发市场、平南综合贸易市场和木材市场, 成为平度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和木材购销中心。何家店花生专业市场集花生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 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促进了本地花生的出口贸易, 也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加入。目前, 该市场已经实现了由原料型向加工型的转变, 其花生加工也由脱壳、筛选加工转向深加工。2009年实现购销总量22万吨, 购销总额15亿元以上。
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 有效带动了全市经纪人队伍的迅速壮大和营销大户的迅速崛起, 为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市已形成农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2200多人 (户) 。在何家店花生专业市场的带动下, 周边已有60多个村庄4000多个农户常年从事花生购销业务, 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 年收入5000多万元;市场上从事花生经营的固定业户已达150多个, 市场周边从事花生脱壳加工的专业户已达140多个, 年收入300多万元, 仅从事花生分选的固定工就达3000多人, 装卸工110人;围绕市场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已达100多个。南村蔬菜批发市场还带动了2000多户从事冷藏、运输、饮食服务业及包装用品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吸引了5000多农民进入市场从事装卸、包装、加工等经营活动。在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 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成立规范运作的企业组织, 推动经纪人由个体分散营销向联合开拓市场转变。
与此同时, 2001年成立的平度农机市场, 逐步由以销售服务为主转向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入市厂商已由开业初期的100余家, 发展到目前的200余家, 成为山东半岛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有形农机市场之一。该市场集经营各种农用车、农牧业机械、矿山工程机械以及各种配件于一体, 批零兼营。市场销售已拓展到江苏、辽宁等地, 覆盖整个胶东半岛, 年交易额近8亿元, 位居全省同类市场前列。近年来, 平度农机市场在引进经销商的同时, 加大了对售后服务工作的引进力度, 已引进建立了常柴、东风等大型农机售后服务站, 方便广大农民或农机户。该市场已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市场、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全国农机行业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中国名牌市场等。平度农机市场的运行, 不仅显著带动了农民购机热情的高涨和全市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还为发展跨区作业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到2009年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277.6万千瓦, 较上年增长3.2%;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8.8%。同年, 全市购机总额达到3100万元, 带动农民投资2160万元。2008年初由5名农机大户发起成立的青岛宝进农机专业合作社, 已拥有社员185名, 可满足农业耕、种、收一条龙的全程服务需求。自成立以来, 已实现农机作业纯收入900余万元。
(四) 依托龙头企业, 形成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拉动和植入效应
近年来, 平度市坚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突破口, 按照外引内育的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0年6月,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60多家, 其中有7家被评为青岛市、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随着龙头企业的成长及其参与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龙头企业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拉动和植入效应逐步显现。如青岛天祥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年加工农产品14.5万吨, 带动农户13.6万户,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58亿元, 实现利润3094万元。该公司通过农产品收购和加工, 带动了600余辆夫妻车农闲时搞农产品收购, 每年每辆车可获收入3万余元。该公司的辣椒去蒂摘把、花生米的分级挑选, 每年可安置闲散劳动力1200余人, 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
许多龙头企业把创新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作为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优质、稳定和可靠的原料保证。如集种鸡养殖、孵化、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及调理品熟食品加工于一体的三统万福食品有限公司, 在经营过程中实行统一供应禽苗、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药品、统一收购屠宰, 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该公司在与大型养殖场的合作中, 还以合同为基础, 为养殖场提供贷款担保。青岛六和集团利用其渠道网络优势和技术服务力量, 为养殖户提供鸡舍选址、土建工程、消毒防疫等技术指导, 以及种苗、饲料、兽药、冷藏回收等方面的系列化服务。
(五)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形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扩张能力
到2010年6月, 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842个, 社员13080户, 出资额2628万元, 带动相同产业的农民5.8万余户。平度市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除加强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培训活动外, 还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交易会, 或与大型连锁超市合作;并在民主管理机制、利益连结机制和自律机制等方面, 引导合作社加强规范建设;按照试点示范、典型引路的原则, 引导合作社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其面向农业产业化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能力。目前,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已经涵盖农业产业链的多数环节, 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良种引进和培育、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市场拓展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等方面, 作用尤其突出, 成为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载体。如集苹果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青岛市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 已投资1000万元建成8000吨的果品冷藏保鲜库, 还准备再建一座5000吨的果品冷藏保鲜库, 为农民提供代储代藏服务。该合作社还准备建设企业化运作的旧店果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 还显著带动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有效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想解决而难以解决或难以经济有效地解决的问题, 有效支撑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66家注册了商标, 51家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六) 以需求为导向、改革为动力, 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脱颖而出
如总投资5000万元的青岛天地园育苗有限公司, 实际上是一个集生产、销售、病虫害防治、田间技术指导、电脑远程诊断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企业。该公司年生产各种优质瓜果蔬菜种苗1800万株, 经销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1000余种, 实现产值5000万元, 利润600万元。主要从事种子经销的金华元种业公司、主要从事农机经销和维修服务的青岛德天农机有限公司, 以及马家沟芹菜研究所、马家沟芹菜销售有限公司和诸多农资经营企业, 均属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
三、平度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启示
(一)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从前文分析可见, 近年来平度市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个重要原因是:按照多元互补的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供了重要引擎!如面向农业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即公益性、普惠式生产性服务, 优化了高端特色农业的发展环境, 降低了农业乃至市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本和风险, 也为农业发展与高端市场的对接提供了便利。依托邮政部门和供销社的资源优势, 加强农资、农产品配送和销售服务, 从放心农资供应和高端市场销售网络两方面, 加强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机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等, 既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引领带动力量, 又是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支撑。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机构, 作为农业分工分业深化的结果, 其运行则会直接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途径, 甚至会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如2009年, 全市通过举办农产品四季节庆活动, 拉动农民直接增收4.5亿元, 拉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增收6000多万元。近年来, 平度市农机局把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精品工程和兴机富民的重点工程, 全市农机跨区作业已经覆盖6个省20多个地市的40多个县, 每年“三夏”期间, 全市都组织1500台以上小麦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 同时引进1700多台作业机械参与全市机收。每年全市还组织400多台玉米联合收割机、900余台耕播机械参加“三秋”跨区作业;组织600台以上机械参加冬季农机跨区作业, 承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通过组织跨区作业, 不仅大大延长了农机使用时间, 提高了农机利用率, 也拓展了农民通过农机增收的途径。借此, 可以将农民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时间由每年3—5天延长到1个月。通过参与跨区作业, 好的农机手每个收获季节可实现收入3—4万元。
(二) 通过转型改造挖掘传统组织资源的创新潜力, 仍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组织资源包括涉农站所和邮政部门、供销社, 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行政隶属或产权关系的特点, 传统组织资源的行为目标和区域发展目标, 甚至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很容易对接起来。前文分析显示, 在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公益性、普惠式服务方面, 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大有用武之地。传统组织资源在参与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系建设方面, 也有三重优势。一是现有网络的优势, 借此可以更好地贴近农民需求;二是品牌信誉和公信力的优势, 借此容易赢得农民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组织的信任;三是部门合作的优势, 借此容易获得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凭借这些优势, 通过对传统组织资源的转型改造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可以收到“一举三得”之效:一是消除传统组织资源的运行惰性, 激发其创新潜力;二是促进服务供求更好地对接起来, 增加农民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可得性;三是避免再起炉灶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方便快捷地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和地方政府惠农政策的目标对接起来。平度市邮政局还注意利用邮政的网络体系, 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村公共信息平台, 并与村、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平台链接, 形成网上虚拟、网下实际的农产品直供基地和信息反馈机制。
从平度的经验来看, 通过对传统组织资源的转型改造来激发其创新潜力,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有巨大空间。如鉴于以前小麦品种多而杂、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差、形不成品牌优势, 为解决这一问题,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为创立平度小麦品牌, 发起成立了平度市麦业协会, 通过“公司+协会+中心会员+农户”的组织形式, 引导农民对优质小麦实行订单化种植、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公司通过麦业协会对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户统一提供小麦良种、统一投缴商业保险、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商品小麦。为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每年小麦播种后, 公司为订单农户的优质小麦统一投缴冻害和雹灾商业保险。鉴于农民家庭储粮的损耗率往往较高 (约为8%—10%) , 为减少粮食储存损失, 保护农民利益, 该公司利用收购站点多、仓储设施好的优势, 设立了“粮食银行”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农民收获后把暂时闲置的粮食就近存到大度公司所属粮站的仓库, 公司只按1%的比例一次性扣减保管损耗, 此后不论储存多长时间不再扣减损耗数量。存粮户根据实际需要, 既可提取原粮, 又可根据市场粮价变动将代存的粮食直接卖给大度公司。自2008年设立“粮食银行”以来,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开办的粮食银行, 共为农民代储小麦约6000吨, 比农民自己储存减少损失约64万元。近两年新小麦上市后, 市场收购价后市涨幅较大。因此, 农民存入粮食银行的小麦一般选择在价高时出售, 仅此即可增加农民售粮收入70余万元。在此,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地区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 对订单农户统一投缴商业保险, 及其设立“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储粮服务的经验, 在全国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
(三)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要注意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机构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
从前文分析可见, 产地批发市场、农机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本和风险, 也可以形成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连锁带动效应。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 要把加强对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支持, 作为一个战略重点。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但要发挥这种引擎作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在加快自身发展方式转变中走在前列。为此, 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引导产地批发市场、农机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市场建设面向农业区域专业化的需求, 以增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服务为重点, 加强联合和分工协作, 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加快市场转型和升级改造的进程。借此, 也有利于克服分散建设市场导致的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弱等问题, 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二是按照引导分工协作的方向, 鼓励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利益相关者之间, 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机构之间完善优势互补关系, 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和网络化发展。近年来, 平度市在此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青岛六和集团不仅创办了平和担保有限公司, 为养殖户提供以畜禽活物为抵押物的畜牧业担保等创新业务, 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 形成了以支持养殖户为中心, 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养殖合作社、同行企业、政府政策协力支持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
四、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 明确实行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支持政策
就总体而言, 现有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传统的农技服务为主;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不足, 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高端市场营销服务、储藏保鲜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服务等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今后, 要在加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结合加强试点试验示范, 强化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业态创新的引导支持政策。如在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采取税费优惠、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等方式, 鼓励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改造和信息化建设, 鼓励创办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 鼓励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农机维修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薄弱环节的企业发展;鼓励按照企业化或非营利机构的方式, 兴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区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农业生产性服务平台。
现行增值税征收方法规定,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但农民经纪人销售农产品不能享受自产农产品的待遇。鉴于在农产品收购中, 农民经纪人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有利于节约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和时间。建议在执行增值税政策的过程中, 允许农民经纪人销售的农产品享受农民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待遇, 以促进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推进, 农村环境服务和新能源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迅速凸显。如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已成一大公害。有些蔬菜种植较具规模的地区, 废弃的菜梗、菜根随意堆积, 不仅严重影响农村景观, 还容易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有些地方建设的户用秸秆汽化炉很容易堵塞, 妨碍其正常使用。因此, 要特别重视引导和支持兴办农业环境服务、农村能源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
(二) 强化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建设, 改革、完善其运行机制
从平度经验来看,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基础, 也是建设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基本保障。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 农业发展对加强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还有不断提高趋势。但是, 目前, 许多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运行面临以下三方面的严重困扰。一是财政投入不足, 或缺乏持续的财政支持, 甚至日常运转也依赖有一定期限的项目资金, 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萎缩。如20世纪70年代平度市有24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 当前只剩4个, 每年依靠向政府申请部分经费维持运转。由于缺乏财政投入, 全市公共植保体系、重大突发疫情防治体系都较为薄弱。二是公共服务能力大量闲置, 人才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运行机制改革滞后, 缺乏其他融资渠道和收入来源,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如近年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除每年配合完成农业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抽检任务外, 还负责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随机检验。但这些方面均为免费服务, 检验设备和检验检测人才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检验检测能力存在较多闲置, 检验检测人才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和机会也不充足。在项目实施期间, 检验设备的运转和维护费用可以通过项目经费来保障。一旦项目结束, 由于缺乏运转和维护费用, 许多检验设备可能被迫停用。与此同时,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专职人员从事检验检测业务, 却缺乏足够的资金购置大量的中高端检验检测设备。还有一些企业各自配备了相关检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但因业务规模有限, 出现人员和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加大资金使用的浪费。
为解决此类问题, 建议: (1) 进一步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对重大突发疫情防治等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 并将部分临时性项目转变为经常性项目, 建立财政对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2) 在加强政府监督、公众监督和技术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试点试验, 加快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 探索适度放开其面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限制的可能性。 (3) 出台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 鼓励在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投资兴办市场化、企业化或非营利性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
(三) 创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的支持政策, 完善对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激励机制
当前,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运行, 在总体上面临规模小、层次低、服务能力弱、规范化程度差、合作社企业家资源短缺等问题, 合作社与农民之间、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也亟待进一步健全。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载体和平台作用, 着力解决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引导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应该进一步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 创新支持方式, 加快支持政策的转型。以支持合作社为例, 要加快实现四大转变, 即由主要支持数量扩张转向主要支持能力提升, 由支持合作社生产发展转向支持合作社服务提升, 由优先支持合作社发展转向支持合作社的联合、协作和区域化发展, 由面向合作社的特惠式支持转向面向合作社的普惠式支持, 加强合作社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引导合作社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加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为龙头, 带动合作社政府管理者的培训、合作社成员培训和合作社经管团队的培训, 全面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能力。鼓励合作社在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农产品恒温库、保鲜库建设等方面, 加强联合和合作, 避免各自分散建设形成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 要创新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 逐步实现由支持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 向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间接带动农户转变。强化对龙头企业参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政策, 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内部服务能力, 开展面向周边农户和区域农业的市场化服务。积极发挥城市服务业对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带动作用, 形成城乡生产性服务业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局面。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转自: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