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这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对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
站在历史长河来看,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风云人物,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他们更应该被铭记、被传扬。
当然,很多优秀演员、知名歌手,在成长路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梦想拼搏的劲头的确能够激励青少年。
在追星的路上,我想说两点。
其一,要追恒星。
公众人物那么多,要选择一个值得追的人来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灵魂的有趣是高阶,好看的皮囊是低阶。不少青少年,容易被表面的“花架子”迷住双眼,头脑一热,就陷入盲目的怪圈。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的明星很多。举其中一个。
她先后捐款3568万元。
她一生辛劳,半世飘零,却始终优雅。
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本《叶嘉莹谈诗词》,书中辑录的多是现场讲座的内容,建安诗、大唐诗、北宋词,每一篇都讲得透彻有趣,把深奥的诗文说浅显,是功力,也是情怀。读文识人,叶先生的文字如涓涓溪水一样缓缓流淌,滋养心田。
后来又读到她的初唐、晚唐、杜甫、陶渊明等系列书,于生活于工作都是很相宜的。闲来无事的雨夜读,在备课受困的午夜读,只要开卷,总会有比预想更多的收获。读她的书越多,越能感受到她学之渊博、心之赤诚。
“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叶嘉莹先生常这样说。这句话有很强的辩证思想。意思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之中,时常做最坏的打算才能在生活中永远乐观向上 。
而今,96岁的叶嘉莹先生,在经历过人生的种种伤痛之后,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依然奔波于世界各地讲授诗词。
把毕生精力都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让更多人因诗歌而唤起心灵的美好,这就是叶嘉莹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在璀璨的星河里,他们是具有恒星特质的一类人。
我们追星,要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恒星,而不去追转瞬即逝的流星。
其二,要理性追星。
前几天,肖战喊话粉丝:我不需要应援!态度直接了当——不需要你们加油大气、支持我。
关于粉丝,有一个特别难听的词,叫“脑残粉”。就是这类粉丝不支持还好,越支持麻烦越大。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某老师发动学生支持肖战的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
青少年时期的偶像,决定了一生的方向。我们在慎重选取偶像的同时,也要慎重地选取追星的方式。
很受学生喜欢的明星王俊凯,是周杰伦的粉丝,为了追星,他不仅在家里贴满周杰伦的海报,还买来周杰伦所有歌曲的吉他谱,刻苦练习。后来,通过努力,他自己成为了新生代偶像,周杰伦还专门为其所在的TFBOYS团队发行的新歌《剩下的盛夏》作曲。
理性追星,就是像王俊凯一样,把偶像当成自己的榜样,当作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动力,在偶像的激励下,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再高明的人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追恒星,理性地追,默默关注偶像的成长轨迹,从中汲取力量,这才是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我认为。
(注:应一家杂志邀请,让谈谈青少年追星,以上是我的思考,希望能对看到这篇文章的孩子有一点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