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地收入猛增43% ,靠土地财政何日终结?
文|清哲木
7月13日,财政部常规发布的一项数据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26941亿元,同比增长43%。在一波严似一波的房地产调控大潮中,为何土地市场不仅没有降温,反而如此火爆呢?
在一轮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中,房价一路攀升,根本的原因不是开发商不想把房价降下来,根本的因素是政府主导的土地价格决定了房价成本,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下,各地方政府是土地一级市场上唯一的卖家,卖主卖得不便宜,房子能降下来吗?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希望房价趋于合理的空间,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靠卖地“自力更生”甚至是赚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一波严似一波的房地产调控大潮中,中国的土地市场不仅没有降温,反而越来越火爆。中国真的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吗?存量房到底有多少,相信不是一个难以查询的数字,一些地方土地价格屡屡创下令人乍舌的新高,这让人怀疑某些地方政府在挑衅中央政策,推高房价。土地越卖越高,,这些依靠土地财政的政府,不只是缺钱,更是缺德。传统经济学讲,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就是要大家像保护母亲那样保护我们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不断的卖地,就是干的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咱们知道,在旧社会,只有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会卖土地,卖土地跟卖儿卖女差不多。现在有些地方政府、有些官员到一个地方就喜欢巧立名目,搞大建设,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搞政绩工程,土地成本奇高,靠二级市场降低房价,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开发商都是逐利行为,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房价居高不下,说到底是土地财政成了地方债的救命稻草,地方的发展和债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财政来解决,这就是最近十余年来愈演愈烈的土地财政。有人称之为美酒、有人称之为毒药,无论如何,土地财政已经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这也就是房价为何只涨不跌的原因。
《中国经济周刊》一份报道显示,一大半的债务要靠土地财政来偿还,充分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已经被土地财政绑架了,而这显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当前房价泡沫越吹越大,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刺破泡沫的决心,结果房价越调越高。土地财政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惰性和腐败。在无需大的成本时,依赖土地收入,而不会在其他收入方面寻求突破。大家看看现在地方建设如火如荼,最火热的莫过于房地产,那几个地方地方政府去靠科技产业兴城?地方官员最热衷就是什么区、什么园的建设,在目前口口声声控制房价情况下,“面粉贵于面包”只会增加控制房价的难度。土地财政滋生出的风险,最终会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从地方政府到开发商,再到普通百姓,实际上有环环相扣的利益关系。这种模式下,最终会肥了政府、便宜了开发商,却苦了百姓。
地方政府吃土地饭,这个局面不打破房价很难真正的降低,土地财政不仅从客观上推高了土地价格,使各地“地王”频出,也使房价屡创新高,使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屡屡落空。屡创新高的房价,让老百姓怨声载道,也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的风险日益加大。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地方政府靠卖土地过日子,终非长久之计。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约18.28亿亩,18亿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卖的耕地即将告罄。面对保增长、促就业的诉求,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笔者不禁要问:相关地方政府的“土地爷”们,等你的土地都卖完了,靠什么过日子?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7月发声: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