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从3分钟热度到10000个小时》:“文艺复兴魂”的人生蓝图

《从3分钟热度到10000个小时》:“文艺复兴魂”的人生蓝图

作者: 猴子姐的简书日志 | 来源:发表于2021-04-17 15:08 被阅读0次

“样样通,样样松”是我们经常用来形容兴趣广泛却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群,职场上有一类人,跳槽多次以后,找工作屡面屡败,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他们这能够成功。现代人普遍所认可的观点是聚焦学习,然后深耕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愿意花5-10分钟左右看完本书,将改变你对自己或他人的观念,对你或者你的朋友有所帮助。请记住:永远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制性放在别人的世界里。

一、对“文艺复兴人”的了解

提到文艺复兴时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本书作者在开头提出的一个“多面向发展的文艺复兴人”定义正是源自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强调人类的个性以及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文艺复兴时代

意大利建筑师暨艺术理论家亚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的著作,他大胆宣称“只要有心,人皆全能”。亚伯提称这类多才多艺的人为“Uomo Universale”,意即“全能之人”,但这个词在史籍中被称为“文艺复兴人”。

其实这个思想跟古人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一致的。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追求多方面的兴趣,但身边亲友劝诫他们“选定一项,专心去做”,自己也总是在冥思苦想,“为什么我无法下定决心只做一件事?要是我办得到,我的人生会轻松得多!”

这类人就是书中所说的“文艺复兴人”:一个人同时对好几件事感兴趣,又害怕自己一辈子困在同样的事业或工作中,而且有时在完成一项新任务的挑战后感到无聊,然后又换另一个……

一个具有多面向发展特质的人,一旦被投以负面看法,可能会一辈子都批判自己、怀疑自己。除非你能和《丑小鸭》里的小天鹅一样,有机会目睹其他和你一样追求多种兴趣的同类人,否则你可能到老都自认一无是处。

对一个具有多方面发展能力的人来说,想培养专业能力,最可靠的方式是尊重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加以压抑扼杀。兴趣只能尊重,否则会造成反效果。看到这里,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多方面兴趣的人,你会在期待中同时带着许多疑虑,比如一切再重新开始是否太迟、我不要成为“样样通,样样松”的专家、兴趣养活不了我、其实我只想专注于一件事等,翻开本书会给你答案。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年底,我在跟某副经理在支援厂里杂务时,40岁的他跟我说,一转眼时间过得好快,唉,现在想想,还是年轻好!如果我回到那个时候,我就不会这么早结婚,然后去闯、去拼……我当时是这样回应的,那你现在也可以这么做,他慨叹,不行喽,一家子的压力都在肩上扛着。相信很多“宝妈”也会跟人说,等小孩长大我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那时我都老了。身边常听同事说,我想做那个,可是我一点基础都没有。包括我自己也常说,等我准备好这那,我就会怎么样做。

有趣的发现是,发出这种怨叹的人遍布各个年龄层。本书在这里通过一个小练习刷新了我们以往的观念:其实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比我们认为的要多得多。请花几分钟时间完成以下练习:

学习,永远不晚。

这里C表示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活,而最后E(有可能是负数)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假如E为负数,便表示你还有有的余生岁数是你已活过岁数的2倍多。

这个小练习昨晚我亲测一个朋友身上,他的反应是,做这样的题不如去睡觉!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是的,难道我们的想法“我现在这个年纪做不了这”、“还没准备好”、“好想学可是没时间”之类就有科学依据了?日复一日的生活,不想这样却不得不这样,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恐惧、担忧一切不确定因素……最后,我们会很安稳的度过自己不想要的一生。

生命的意义

“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这是年近100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说的话。我们的潜意识习惯找许多名正言顺的“理由”来搪塞自己的梦想。所以亲爱的朋友,你还认为自己没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吗?


二、“聚焦组合策略”带来的人生选择

“嘿,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似乎是每个大人教育孩子的必问问题。作家三毛在小时候跟她的语文老师说,她长大以后想做一个拾破烂的人,结果被语文老师言辞责罚,类似说“就你这样的话是什么理想,对得起你的父母的栽培?这样的理想还读什么书,直接出去收破烂得了!”这样的话。长大以后的三毛仍对此耿耿于怀。

作家三毛

作为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大人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从小通过学习也能渐渐拥有像我们一样的“正确价值观”,鲁迅曾写过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这个问题在某种角度上局限了我们的内心,因为回答这个问题会让我们以为长大后只能够成为某一种人。富兰克林在草拟美国《独立宣言》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从对风筝和钥匙试验的迷恋到想要出国研习法语和法国文化,再到打算设计邮局大楼、发明双光眼镜,并且出版他的大作《穷小子理查德年历》……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兴趣广泛且不断改变自身的兴趣。倘若他活在现代,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会有什么反应?

可能有人会反驳“那你能赚得比马云多吗”、“人家可是伟人”、“这些都只是理论而已”等。这时若我再发问,为什么文艺复兴时代那么多人多才多艺,然后我能够想到你的回答,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人心浮气躁,能够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稀缺。

多面向发展的你,在人生里会遇到一种尴尬:你会爱上你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这种热情使得你站在丢脸的原点,使你不管是20岁、40岁、60岁或80岁,都觉得自己是菜鸟。

长久以来,“没出息”、“失败的职场人”、“半吊子”、“三分钟热度”、“注定穷一辈子”之类的标签会贴在这种人身上,然而在文艺复兴时代,追求多种兴趣的人是备受推崇的。

有一位60岁的太太是这样抱怨的,她点子一天一个样,但她老公却认为,你对那么多事都跃跃欲试,最后只有三分钟热情。确实,谈到针对目标的切实行动,她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四色冰淇淋

接下来,本书的“冰淇淋”会带给我们全新的人生选择。

现在请拿出一张纸,列出目前让你特别感兴趣的事,不需要按照重要顺序排列。你想做哪些事?对什么事物特别着迷?哪些类型的主题特别吸引你注意?吸引你的主题可能只有一种,也可能五花八门。无论如何,都请你注意:这张清单不必维持一辈子,甚至不必维持到下个月。我只要你描述你现在的兴趣。回头你随时都可以增加或删减。

列完这张清单后问自己: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使得你没有继续发展这些兴趣?

3-5个兴趣焦点

在生活里,选择通常也意味着失去。因此我建议,不必做选择,而是改成“聚焦”。这里说的“聚焦”并非让你只聚焦在一个兴趣上,而是如“四色冰淇淋”一样聚焦在4种口味上。世界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充满着可能性,聚焦法不但提供多选题,也能让人心思清明,足够专注。

一个多面向发展的人才,假如可以先聚焦在三五件事物上,暂时搁下其他事物,就可以使生命大为改观。聚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一步,我们可以尝试找一份贴近兴趣焦点的“真工作”,其5项标准应含至少1个益处:①收入或福利 ②活力 ③时间 ④训练与设备(如提供健身场所) ⑤建立人脉,自我宣传

兴趣焦点与现实因素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理想的情况应是2个圆圈逐渐靠近直到完全重叠。一旦达到这个境界,你的爱好就成为你的收入来源。

技能转移

先列一份你的新职位的标准,再与上面这份履历做比较,找出自己不满足的条件,之后通过兼职或做学徒的方式去锻炼能力,好让你加强你尚未娴熟的领域。

“真工作”的目的是将你的兴趣焦点与现实生活衔接,做到真正的行动起来,朝着想要做的事迈出第一步,而不只是空想的巨人。你有没有想做但一直没有去做的事?如果你回答有,那么此刻就应该好好看这一内容,帮助你做出第一道人生的选择题。

记住:人不是因为准备好才去开始,而是开始了才会慢慢变好。


三、实现目标的“反向流程图思考法”

关于本书将如何带你一步步实现目标,下面用一个详细的例子并对方法论进行实践,供我们参考。

一位妻子在去旅游的途中,爱上了手工编织毛衣,想要在自家附近开一家精致毛衣专卖店,但她从未开过公司,也没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她该怎么做?是一开始就拟定运营计划,用此吸引赞助,还是先筹钱,再依据数目来定计划?既然她是门外汉,是否需要去上课?同时,她又如何在经营生意的过程中兼顾家庭?于是有了以下的“反向流程思考法”帮助她解决一系列问题。

反向流程思考法

按照“反向流程思考法”的步骤,这位妻子的思考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反向流程思考法-案例

完成以上步骤以后,这位妻子不再整天在家担心:“我没做过生意,我得先攒点经验才行……”相反,此刻的她十分明确自己缺少哪些知识,然后确认自己需要用到哪些资源来学习。这个思考的过程,能够帮助她想出具体的行动,让她能够实际地接近自己的兴趣焦点。

当然如果你的朋友们愿意帮助你,也可以去参考本书内容的“动脑大会”。由于我个人认为,现代人的时间普遍紧张,基本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帮别人想这些问题,所以在此不陈述过多。此外,一个人能够诚实面对自己内心,写下这些真实想法,我以为这已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四、最佳兴趣焦点组合的超强自检工具:PRISM测验

PRISM测验又叫棱镜测验,可以用来严格评估你目前定下的兴趣焦点组合。人在面对不确定的事总是有着相当的恐惧感,并且大脑会试图从以往你所经历失败的事情的经验来让你质疑自己的能力。

为自己的兴趣焦点写下了更精确的陈述之后,便可通过PRISM测验来检视你这些焦点,察看它们是否包含五项要素:代价(Price)、现实(Reality)、完整(Integrity)、明确(Specificity)、可测量(Measurability)。

1、代价(P):不仅是金钱这个数目,也包括时间、情绪压力、你会为此做出哪些牺牲或者你的爱人愿意为此做出的牺牲等。所以你需要明白如何才能花尽量低的代价的同时保留兴趣焦点,简单说就是你如何让几个你想要点中间保持平衡。

2、现实(R):在问自己是否能够达标的同时也要考虑,目标达成后是否能够喜欢每天的实际生活。

3、完整(I):花时间详细写下为什么想要培养或投入某一兴趣,并且确定这些原因与你的价值观相符。

4、明确(S):详细写下你目标的实现过程。比如“我想在收容所工作,陪伴来日无多的病人画画,减轻他们的恐惧。”只有明确写出来,日后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追求到了这个兴趣焦点。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必须记住,“成功”对于多面向发展人才来说是一个敏感主题。由于这种人经常被责怪为容易分心、静不下来,甚至疯癫古怪,而这些特质推翻了传统认知上的成就定义。

5、可测量(M):每条兴趣焦点都必须包含日期和其他数字。需要花几小时、取得什么成果或专业?人要有紧迫感促使自己实践承诺。

在使用PRISM测验之前,时刻要记住“你是谁”,先思考自己的本性:我喜欢顺着感觉走,根据当下身心情况来调整日常杂务吗?如果是,就不要制定时刻保持工作状态才能达到的期限,最好给你的计划留下给自己或意外事件的时间。

PRISM测验

也许以上这些会花掉你许多的思考时间、写下来的时间,有人花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必要的思考,但请你相信这一切值得这么做。


五、“文艺复兴人”的高效时间管理策略

凡是有多方面发展意愿的人,在本书提出的几项时间管理运用策略下,经过几周的实行,最后都会找到自己的做法来执行自己的兴趣焦点。切记:在落实时间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对自己有耐心,一次进行一个步骤,熟习每一个步骤之后再往下进行。

首先,使用“兴趣焦点笔记”记录下想做的活动,每周天花时间检视这些内容,可参考下表:

兴趣焦点笔记

其次,要了解自己具体的焦点时段: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一天,哪些时间段精力最佳?哪些时间段情绪最低落?要顺着自己的活力起伏时间来安排适当的兴趣焦点活动,并写在你的行事历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典型的时间管理法要求你把某个日期的特定时段设定为特定活动,这种方式理论上看起来不错,但你同城没法做完该做的事。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散漫、欠缺纪律,心底悄悄浮出一个熟悉的声音:你没那个能耐。

确实如此,大多数人计划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每天依然有做不完的事情,然后情绪低落,认为自己不够自律,或者只是没有安排好。也就是说计划不够周全,在计划之前缺乏严密的思考逻辑,没有详细记录下来各种因素。

有了“兴趣焦点活页备忘录”、了解自己的焦点时段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有一个客观预算自己时间的工具。这就是接下来要提到的“两者通吃法”,本书作者在这里用了2位多面向发展的人的例子如何帮助大家学会这个方法。

A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会入迷的女性,她先做的是思考自己花多少时间在每个兴趣焦点上,接着列出以下这份“野心勃勃”的清单并对此进行实际有效评估:

A的初始清单

结合以上初次计划、实际评估,A最后的终极计划安排为:

A的终极清单

其实A出错的原因在于做计划时太过追求完美,想把自己所有喜欢的事情都安排上,我们现实中也常有“理想的完美主义者”;而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也可能会出错。如B这位男性,最初写下的“两者通吃时数”、实际评估后如下:

B的清单

小说家鲍德温(Faith Baldwin)说的话:“时间是一个擅长修改的裁缝。”因此,经常回头审视、经常修改时段,是正常无比的状况,尤其是在刚开始摸索这个兴趣焦点的时期。这套时间管理系统本身具有弹性,但它不失为一种可以组织时间的实用方法。

但我深切明白,理论应用到实际会遇到极大的现实因素阻碍行动的步伐。本书最后提到了13个深层束缚,值得深思,对我自身而言较大的深层束缚有:

① 家人的期望阻碍了你追随兴趣的脚步;

每个人长大后多少都带着家族或社群里某些指示,诸如“你必须这样”、“你不可以那样”等。这时要把负面想法列出来,然后进行下面练习,最后进行复述信息:

☆我心中那个成年自我,真心相信我前面所写下的论点吗?若否用×标示。

☆如果我认为哪一条对我真的很重要,我能否学着去做到它?若能,以√标示。

☆有什么方式可以让我修正这个与人间有关的事实吗?有什么方法能让此对我不造成影响吗?若有,以M标示。

② 思前想后的恐惧让你望而却步;

“恐惧”是完全正常的反应,人类在面对未知数的一切必然会担忧。这时要学会让恐惧帮助你前进:

A. 恐惧的事情明确记录下来:我怕自己在运动时受伤。

B. 拆解恐惧:万一我像我朋友那样拉伤肌肉怎么办?

C. 准备动作:我在运动之前可以先做伸展运动,并慢慢建立一套安全的、属于我自己的运动习惯。而且我得提醒自己,假如我不运动,哪天得拔腿追赶公交车时才真的会拉伤肌肉呢!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的轻度病患,在读此书之前,我的日计划全然依据传统的日计划,然后根据时间段安排上一天自己想做的事情,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事后又不断斥责自己,晚上没做第二天计划就入睡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现在我明白,有些事情暂时做不到,无须过于指责自己,而是想办法转换另一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你这样特性的人。

同时,从0-1的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一点都不怕吃苦,只是害怕做尽一切依然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想到这辈子就这么碌碌无为,就觉得荒废了一生。

慢慢变好才是送给自己最精致的礼物 ❤

仅以此文送给渴望改变自身却又无能为力的“文艺复兴人”。

相关文章

  • 《从3分钟热度到10000个小时》:“文艺复兴魂”的人生蓝图

    “样样通,样样松”是我们经常用来形容兴趣广泛却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群,职场上有一类人,跳槽多次以后,找工作屡面屡败,大...

  • 玲宝的阅读手札|011你知道“文艺复兴人”嘛?

    3大版块助你打造“文艺复兴人” [书名]《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 [作者]罗宾丝婷 [关键词]兴趣、文艺复兴人...

  • 从电影情节到人生蓝图

    老师说,把你喜欢的电影情节/故事大纲记录下来,你就可以在其中找到你的人生蓝图。 我还蛮意外的,但是仔细一想,在自己...

  • 从电影情节到人生蓝图2

    老师说,把你喜欢的电影情节/故事大纲记录下来,你就可以在其中找到你的人生蓝图。在自己喜爱的情节中,藏着我们潜意识里...

  • 2018-02-24蓝图通信

    在关卡蓝图与Actor蓝图之间通信 它们是不同类型的蓝图,需要用蓝图接口来传输数据 从关卡蓝图发送数据到Actor...

  • 2020-02-02

    21天复训拆解人生蓝图复盘 1:这次人生蓝图拆解之前你对于人生蓝图的理解 2:通过这次人生蓝图拆解你有哪几点受益 ...

  • 蚌壳晚读会 D2 作业

    By 菠萝 1.人生蓝图 我原本没有人生蓝图,也从未尝试过探寻自己的人生蓝图。上课以前,我认为人生蓝图就是“命运”...

  • 再谈人生蓝图:我为谁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人生蓝图“三问”》的文章,从三个点阐述如何建立自己的人生蓝图:我为谁?解决了什么问题?提...

  • 我的人生蓝图

    人生蓝图是什么? 起初我对它的认知是从字面的理解为指引人生方向的蓝图。它具体有些什么作用和功能我也很好奇...

  • 本人原创简笔画:人不能没有规划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 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现实生活中有几个能把人生过成蓝图,想把人生过成蓝图,你得有绘画人生的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3分钟热度到10000个小时》:“文艺复兴魂”的人生蓝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gu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