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正在复盘课程,突然接到女儿发来的微信视频信号,马上接起来,倍感意外,因为平时与远在千里的女儿交流的方式均为电话或微信语音的形式,我们很少用视频形式,这次是怎么了?“妈妈,你猜猜我现在哪里?”,女儿在视频另一端问,接下来她把周围的环境在视频中让我看,随着她的镜头,“这不是学校吧,好像是一个高端酒店,对吗?”我说,“你去那里干什么呢?”,女儿说“是的,这是当地最高端的超五星级酒店,我们宿舍楼被封控了,把同学们全部转移到这里来隔离”,啊?我恍然大悟,这几天没关注疫情信息,原来她所在的城市被封控了。好在当地政府防疫措施做得及时到位,把他们全部转入当地最好的超五星级酒店隔离。
担心女儿突然被隔离心理上会不适应,于是和她聊了两个多小时,总之就是安慰她情绪要稳定,每天安排好作息时间和学习,让自己每天多过得充实些等。没想到安慰女儿的同时自己倒担心起来,最后变成了女儿来安慰我,“老妈不用担心了,这是给我提供了一次入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的机会,以后我就向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将来旅游或出差就住这个标准”,女儿打趣的说,我这才算安心。
疫情这几年,确实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想起2019年年底疫情刚爆发时被封控居家办公的情景,仿佛发生在昨天,当时口罩卖到90元/个还抢不到,居家办公的各种不适应,不仅个人受到影响,很多企业受影响更大,能做到不亏损正常发工资的就是好企业。这次疫情猝不及防,导致很多人失业或就业观念的改变,即使身在职场的工作者也不免产生恐慌情绪。我的一个朋友疫情前在全国前三的物流行业做得风声水起,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两级,干劲十足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是3年内做到高层职业经理人。但因疫情企业业务急剧下降在2020年5月被收购,她就这样变成了被收购的员工,按照被收购条件她如果想保留原有薪资和岗位,只能到另外的城市工作。但因家庭原因她无法离开,最终只能选择降职降薪,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无法融合只能被迫选择离职。此时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切规划都被打乱,在职场中有很多客观因素是个人无法改变的,要想改变的只有自己,于是她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计划转型做自由职业者。其实疫情这几年因为行业或企业原因被动离职的有很多人,但每个人结局不同:有的很快找到新的机会,有的半年甚至一年还没有合适机会,翻看猎聘网或智联网可以看出每个人择业的境遇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很快找到新机会的要么是专业性或管理能力出众的年轻人,要么是提前开启第二曲线有准备的人;而没找到工作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所在行业和技能单一且年龄偏大,要么是在大企业或名企做过不能做降维的人,最终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变成鸡肋。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变化是唯一的不变,所以不管现在的你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好过冬的准备,除去在现有主业上精进能力外,还需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去修炼一项硬本领,在适当的时候开启第二曲线,第二曲线最好能与主业相关,两者达到相辅相成是最佳融合,即使短期内无法融合,总有一天会发挥作用,俗话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其实不确定性不仅仅发生在疫情这几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讲,随时都会面临突发事件的产生:地震海啸、飞机失事、洪水、疾病、亲人突然离世等等,面对突发事件,我们会顿感渺小和无力感,此时唯一能做到的便是以平和稳定的心态尽自己所能,最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怀感恩之心,活好当下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