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在这里讨论文字改革或汉字的前世今生。而是因为,汉字有可能在悄悄地“变异”,朝着某种表音方向发展。“渼蝈佬”、“正服”、“讲则珉”,这几个字认识不?都认识。什么意思,多读几遍便知晓。
好好的名字和词组为什么要写成这样?首先,这并不是网络语言。什么“打酱油”、“吃瓜群众”、“吓死宝宝”,这些既风趣幽默,又有比较深的含义,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现象。可上面的几乎是生造的词组,没有一点约定俗成,也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更不是什么网络语言,但却在一些场合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博客、论坛等这样的环境下,时不时冒出来。外人可能很难去猜测这样书写的原始动机,但作为当事人,却有深深的无奈,抑或有些愤懑。
曾经在网易博客,就遇到过一位博友,也不知道究竟什么原因,让他怨气很深,几乎每篇文章超过三分之二的内容,是用“同音字”来书写的。你要靠原来文字的意思去理解,根本行不通。“咚封催,占股雷,闲在世杰尚九井随帕虽”,这段文字就这么看,无异于读天书。但反复读几遍,你就会哑然一笑,原来只代表读音啊。我曾劝过他不要这样,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没办法,我只能将他的博客删除。
其次,这样的语言或者文字的出现,是在某种语境下的产物。什么“语境”?就说一点,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就一直有个所谓“名讳”的问题。我找到这样的一个解释:名讳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但不能直呼其名,而且在书写的时候也不能使用这些字,于是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划等方法予以回避,也称避名讳。
《公羊传闵公元年》书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说这名讳的最初本意是尊重长者、老者和贤者。至于后来的历史却因为这名讳的习惯给改变了不少,或者在帝王面前犯“名讳”而领受死罪,那就是犯“名讳”的登峰造极了。
现在新媒体盛行,许多原来不敢讲、不能讲的话也都出现了,这就造成了网络的“法外之地”。显然,这是不允许的,至少在“正负”的层面上不允许。于是,用同音字或“替代”,或“通假”,便形成了网络上一种独特的现象,进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无奈和心里的怨气。
我自己也常常因为某些字词的“敏+感”,被网络平台处于严厉地处罚,封禁博文、严厉警告,直到差点被封了账号。所以,我把在网络平台上写文章称之为“带着汉字撞大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