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婚姻育儿
陪伴不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成长才是

陪伴不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成长才是

作者: 花无缺Wendy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14:32 被阅读51次

    陪伴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并不是花了时间,就算做好了陪伴。

    五一的早晨,爸爸决定带孩子(女,快3岁了)去附近的公园踢皮球,运动一番。

    出门的时候,爸爸并没有带球,他拎着孩子的扭扭车带孩子出来了,让妈妈随后把皮球带上。

    妈妈收拾完,差不多九点了,急忙把球带上去找孩子跟爸爸。其实他们并没有走远,在楼下等妈妈。

    等妈妈的时候,爸爸给孩子买了一个兔子的气球,孩子特别喜欢兔子,天天嚷嚷着自己是一只会蹦蹦跳跳的兔子。看到妈妈来了,孩子开心地说:妈妈你看,我的兔子气球。妈妈夸奖她的兔子真可爱。

    随后,孩子坐在扭扭车上,让爸爸拉着她走。一路上,孩子的兔子气球十分吸引其他孩子的眼球。

    十来分钟后,到达了运动场。大家一起开始玩传递小皮球的游戏。还没有玩到3分钟,就有小朋友来围观孩子的气球,还有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想要抱抱气球。孩子不肯,丢下皮球去保护她的气球。

    那个1岁左右的孩子见抱气球无望,转而想玩孩子的扭扭车。孩子也不肯,对小孩子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动。这个时候,小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出现,僵持下,妈妈爸爸都建议孩子跟小孩子分享,反正玩具这么多,但是孩子并没有采纳。

    妈妈见建议无果,把装小皮球的小桶给了小孩子玩。这样小孩子拿着小桶高兴地跑回他妈妈身边了。

    然后孩子的愿望是:保护所有的玩具,任何一个都不能给其他孩子玩。所以她哭了,很委屈地哭了。

    妈妈心疼孩子,跟孩子说:那妈妈陪你一起去把小桶拿回来吧!孩子在妈妈的陪同和鼓励下,走向小孩子及她的妈妈。怯声怯气地说:我的桶我的桶。小孩子的妈妈把小桶拿过来给回孩子,说:他不玩了,给回你啦~

    孩子拿回了小桶,但她并没有任何胜利的开心。一直都是郁郁寡欢的样子。而爸爸全程都是生气脸,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分享呢?你为什么要哭呢?你怎么这么喜欢哭呢?哭能解决问题吗?

    爸爸妈妈继续鼓励孩子玩皮球,但是孩子一点也没有兴趣了,她或许担心自己的玩具再次被人拿走,把所有的东西都要抱得紧紧的。她伤心地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回家,我想回家画画。

    那个时候才出来半小时左右,爸爸建议换一个地方玩。孩子同意了,坐上扭扭车让爸爸拉着她。爸爸说远处有向日葵,我们去看向日葵吧~孩子说:好。

    走了很远,我们才到向日葵园。那里人很多,不过孩子还是开心起来了。赏了一会花,爸爸带孩子进到旁边的书店了,一会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包吃的(类似薯片的零食)。妈妈看向爸爸:怎么给她买这个吃的呀?爸爸:她要呀!不买就哭啊~(爸爸说的话真是太熟悉了,奶奶也经常这样回复)

    担心孩子吃太多零食上火不舒服,我引导她把零食分享给爸爸妈妈吃,这样她最多只能吃半包了。

    吃着吃着零食,突然下起了雨,只好拿上玩具领孩子进去书店躲雨。孩子再次进书店,又向商店跑去,跟妈妈说:我想买泡泡水。头疼,娃娃又想买玩具了。该怎么办?

    妈妈:宝贝,外面下雨了,没办法吹泡泡。我们回家后自己来做泡泡水,好吗?

    孩子:不要嘛,我们现在买,好不好?

    妈妈:宝贝,那你带钱了吗?妈妈出门没有带钱包。

    孩子:妈妈,老板有钱呀~

    妈妈:老板的钱是老板的,我们现在是要买老板的泡泡水。我们想要别人的东西,都是需要拿东西去交换的。

    孩子:妈妈,那我们把皮球给老板换。

    妈妈:但是老板现在不想要皮球。

    孩子:那老板想要什么呢?我们还有扭扭车~

    妈妈:宝贝,老板想要的东西我们现在可能猜不到,但他是大人,他可能对小孩的玩具不太感兴趣。我们一般要拿钱就交换商店的东西。

    孩子:哦,我们没有带钱,爸爸有(爸爸这个时候去洗手间还没有回来)。

    妈妈只好用旁边的其他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们翻了几本书,就转到了书店门口,外面的雨停了,正好爸爸也回来了。我们说回去吧,孩子坐上扭扭车,爸爸拉着她往家里的方向走着。

    只走了十来分钟,孩子就困了,爸爸刚抱起她,她就睡着了。

    爸爸妈妈交替抱着孩子回家了,到家已经11点半了。孩子在路上睡了半个多小时,快到家的时候醒来了。

    做好饭,吃过饭,就1点半了。孩子一点睡意都没有。妈妈困死,但是孩子精力旺盛,一直想要玩,而且非得妈妈(爸爸出门了没有在家)陪着一起玩。妈妈真的很奔溃,拖着疲惫的身体陪伴着,身体和内心都是很悲催的。直到7点多吃完晚饭,孩子玩了一会,就困了,还没有洗澡就嚷嚷着要去睡觉。等她睡着,时间停在8点,这才算安静下来了。

    回顾这一天,孩子玩得并不是很开心,父母也很疲累。然而起初带孩子出去玩的想法也没有毛病,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妈妈跟爸爸说,你知道什么是复盘吗?我们来复盘一下今天吧~

    有个前提,接下来要说的话,不是针对个人,我们只是在讨论事。

    《1》只是出去玩几个小时,一个上午的时间还不到,那一定不要给孩子准备太多玩具,1~2个足以。

    上个周六只是妈妈带着孩子出去,只带了一个皮球和一个骰子球。皮球用来踢或拍(运动),骰子球有点数,更有趣,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这样孩子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及精力保护她的玩具,避免分心,甚至造成情绪不稳定。

    《2》带扭扭车出来,其实妈妈一直都比较不赞成,因为几乎每次扭扭车带出来,孩子就不再走路了,只愿意坐在扭扭车上让大人拉。这样的代步工具,并不适合这个阶段。妈妈并没有阻止的原因:一开始妈妈并没有向要主导整件事,让爸爸做决定就好;后面是希望通过走完整个过程,让爸爸明白扭扭车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3》关于孩子买东西。一开始的气球,后面的零食,再后面的泡泡水。爸爸潜意识中,并没有想到需要给孩子引导金钱观,只是沉浸在满足孩子欲望的幸福中吧。当然妈妈的引导方式是否对,也是值得研究的。

    《4》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时,家长的表现。引导孩子分享,是需要耐心的,如果当下孩子做不到,父母不应该表现出一种嫌弃和不解的样子,而应该尽可能去理解她的感受,鼓励她。但是父母很多时候是在关注自己,而不是小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父母发现小孩不愿意分享还哭闹,让自己有点没面子,况且哭声确实让人心烦意乱。整个感受,父母的重心还是自己而不是小孩。小孩当下是怎样一种心情,父母并不一定理解。

    《5》妈妈问爸爸:你出门前,有为上午的安排设定目标吗?爸爸:目标?就是陪陪孩子呀!妈妈:陪是一个动作,一个过程,但是有设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吗?爸爸:没有。就是出来运动运动。

    我想应该是问题的症结点:因为没有目标,所以:

    A、出门前选择玩具也很随意。扭扭车明显会阻碍孩子的运动,那如果目标是带孩子出来运动,就最后不要带扭扭车出门。

    B、开头错了,导致后面的连锁反应。孩子并没有体会到玩球的乐趣,而是感受到了委屈和伤心,所以她希望回家。爸爸选择换一个地方(环境)是对的,不过一开始的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开。

    C、过程中遇到什么就是什么。孩子要气球,就买气球;要零食,就买零食。让孩子不哭,可能直接满足她的需求是最快速的方式,但是给孩子传递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内心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出来运动的,那买买买是需要节制及引导的。这时候父母心中有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意识,那也会让父母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后来我们还探讨了一个话题:为什么孩子越大越难管?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你是否有和孩子一起在成长?是不是还是用孩子半岁时、一岁时的方法跟她沟通?另外,你了解孩子的3岁是一个怎样的阶段吗?再者,孩子需要的不是管,而是参与其中并做引导。这是一个挺值得展开讨论的话题,未来我们再深入探讨。

    当然首先要肯定,父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是非常好的。

    只是给孩子的陪伴真的不是你花了时间就万事大吉了,你需要用智慧去衡量时间的付出,是否带来正向的价值。而【设定目标】+【对的方法】,让孩子和大人达成共识,一起在玩耍中达成成长的目标,才是好的陪伴。父母作为孩子的引路人,一路上都要和孩子一起来设定目标,盘点完成情况,阶段性修改目标,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再延伸一下,我们陪伴父母,陪伴另一半......是否也做到了陪伴成长呢?还是只是花了时间而已。

    例如假期回家看父母,但是到家后,却并没有和父母好好聊天,和父母好好吃饭,都把时间花到游戏上了,手机上了。虽然你人离父母近了,心却没有。但是如果你愿意跟父母聊聊你的近况,你的工作,你的朋友,或者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并同他们讨论感受,亦或者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用行动告诉父母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别让他们担心自己会吃不好。

    我们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其实有很多。关键是你内心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是只是嘴上说说想陪陪他们。别再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成长才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不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成长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mx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