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竟然还是美食家,而不仅仅是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
他谈美食风味。
鸭一定要肥,肥才嫩。
炸鱼要用猪油,炸出来色泽好,用菜油则易焦。
七尖八团,七月里吃尖脐(雄蟹),八月里吃团脐(雌蟹),那是蟹正肥的季节……螃蟹蘸姜醋,是标准的吃法。
梁实秋记得美食相关故事。
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从台湾带一两百副烧饼油条放冰柜,每天早上取一副当早餐。
徐志摩有一年照例去杭州赏桂花、吃栗子,却发现桂花被雨摧残净尽,感而写了一首诗《这年头活着不易》。
“元宵”一度改称为“汤圆”,因为袁世凯忌讳同音的“袁消”。
梁实秋还有美食情怀。
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这些都记录在梁实秋先生的《人间食话》,被奉为名人谈吃中的经典。
我原本是对他的《人间意趣》感兴趣,发现有一系列3本,就先阅读这第1本,有三个主要收获。
最开始,欣赏到老树插画。一翻开就有10多幅画,一下子就进入了品读状态。我在余世存的《时间之书》、季羡林的《人生三境》也看到老树插画,已经把他跟国学经典紧紧联系起来了,他确实兼具语言文学和艺术的背景。
阅读《人间食话》的第二个收获是,感受文字魅力。我特别留意到他开篇和结尾。
开篇:栗子以良乡的最为有名。良乡县在河北……(《栗子》)。
豆腐是我们中国食品中的瑰宝。(《豆腐》)
面条,谁没吃过?但是其中大有学问。(《面条》)
结尾: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豆汁儿》)
但愿我的回忆不是永远成为回忆!(《北平的零食小贩》)
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萝卜汤的启示》)
另外,我读《人间食话》接受美食熏陶。这是我老公最关心的。几乎每次看到我捧着这本书在读,他都要问:有没有增加了你对美食的热爱?我笑而不语。周日我们还深入探讨了这话题,衍生到做事风格、态度,很有意思。
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美食、阅读,都可以是高频率低成本的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