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作者: 半茶半壶酒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08:11 被阅读0次

余名武默征,幼时既嗜学,杂览群书。而不知何为读书,亦不知何为学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幸得投身行伍之间,然不偏安于此处,但凭超世之才,坚忍不拔之性,亦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志,终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成败之论从古至今何其多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之中。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世间万事,皆需作为,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凡事若止于口,则万事终不得立,愚公较量王屋太行二山,纵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纵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然终需一石一土之工。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是故思然后知路,行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荀子曰:“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是故,凡事须怀敬畏之心事之,若怠慢之,事之颠覆,理固宜然。视事如神明,事之须笃诚,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凡事怀笃诚之心,则事皆成。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是故,凡事若止于途,则事之亦颠覆,理固宜然。若事之能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又如“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凡事皆若愚公移山,亦怀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志,则事皆成。

孙子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是故,若闭目前行,不问方向,则事之必颠覆,理固宜然。遇事不只怀有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情,亦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心,事之皆谋而后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则事皆成。

余尝思矣,凡事必事之,方知困,知困而自强。跂而望矣必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惟事必躬亲,然后知不足,方能“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若事之所遇学问皆洞明,则凡事皆有备而事之,则事皆成。

凡事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事之难,为终之难,若事垂立而辄废,功未成而旋去,则不如不事之。前方之路必遥远,前进之路必苦难,惟有守得住初心,始终不变,纵是跛鳖,亦能千里,纵是无爪牙之蚓,亦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如此,何事不成?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天下之事在人为,凡事必为之,有心而为,有志而为,有谋而为,为之学之,学之用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下便为之,则事必成。

相关文章

  •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余名武默征,幼时既嗜学,杂览群书。而不知何为读书,亦不知何为学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小时候,老师常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那时的自己总是不以为意,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那些一次次的重复练习,向来是看不上...

  • 学孔子易,做孟子难

    《尚书·说命中》里有云"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曰:“言知之易,行之难”。 当儒学被“孔孟之道”...

  •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

  • 慎终如始 唐太宗奠定三百年大唐基业

    贞观十三年(639年),在大唐繁盛辉煌的时期,魏徵上了一封奏折,里面引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 2018-06-20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未央摘录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这句出自《尚书·...

  • 知之非艰,行之惟难。

    出自《尚书》的《说命中》,《说命》分为上、中、下三篇,这句话出自中篇,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

  • 事上有道,安己有术

    《韩非子. 说难》曰:“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

  • 韩非子《说难》——说话是门艺术,你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吗?

    《说难》曰: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qs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