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叙事视角与副词
第五段中成年的“我”的叙述干预开始强烈起来:大量副词的使用,使语言带上了倾向性,帮助成年的“我”为孔乙己进行充满同情的辩护。
例(1):“终于没有进学”。时间副词“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终于”修饰动宾短语“没有进学”,不仅表明孔乙己是经过努力的,还隐约表现出作者对孔乙己科举失败的同情之心。
例(2):“幸而写得一笔好字”。语气副词“幸而”指由于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良后果。 “幸而”修饰动补短语“写得一笔好字”,表明作者庆幸孔乙己还有一技之长。
例(3):“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频率副词“偶然”表示间或,有时候;指事情的发生不是必然地。“偶然”修饰动宾短语“做些偷窃的事”,说明孔乙“偷窃”本非所愿,实属无奈,只是偶尔为之,足见作者对他的袒护之情。
例(4):“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
例(5):“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语气副词“都”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某种情况所达的程度之深,例句中“都”修饰形容词“好”;频率副词“间或”表示有时候,修饰动宾短语“没有现钱”;时间副词“暂时”表示时间短,修饰动补短语“记在粉板上”;肯定副词“定然”表示一定,确实无疑,修饰动补短语“还清”。上述副词意在强调孔乙己从不拖欠的品格,意在突出他诚实守信的一面,表明作者对孔乙己诚信品质的肯定。
小说第五段中大量副词的使用,不仅突出了孔乙己努力进学、有一技之长、偷窃无奈、诚实守信的一面;更把作者的同情之心、庆幸之情、袒护之心、肯定之意注入文本,并使其随着小说叙述的展开而交织,进而融合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网友评论